新报讯(记者 钱关键)昨天,在第16届义博会开幕之际,全省11个地级市和义乌市的协作办主要负责人相聚义乌,召开了2010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工作例会,交流经验。会议资料显示,从2004年义乌在义博会开设山海协作专区以来,已累计实现成交额11.2亿元,带动20万人就业。
山海协作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浙西南山区和舟山海岛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发挥市场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务。
2004年以来,义乌坚持每年在义博会开设山海协作专区,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专区规模从最初的82个展位扩大到160多个展位,已累计组织衢州、丽水、舟山以及金华、杭州、温州、台州等市的欠发达县(市、区)的743家企业参展。参展产品涉及九大类千余种产品。6年共实现成交额11.2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9300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0%以上。同时,通过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参展企业带动,已有近20多万农民参与企业生产和从事来料加工,为农民支付工资和加工费超13亿元。
其中,去年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成交额4.86亿元,同比增长72.43%,创历史新高。本届义博会上,山海协作专区共设展位160多个,119家参展企业分别来自衢州、丽水、舟山和杭州、温州、金华、台州的欠发达县(市、区),参展产品涉及日用五金、工艺礼品、箱包皮具、文体用品、电子电器、针织辅料等。
义乌市副市长傅春明表示,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双赢工程。除义博会外,义乌还将在国际商贸城四区五楼开辟山海协作馆,并在相应行业区块预留部分商位,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发展。
会上,省经合办副主任夏炳荣充分肯定义乌在山海协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向与会各市协作办负责人部署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