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10月18日讯 “新产品直封集成式大功率LED(发光二极管)样品已制作完成,马上要送往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10月12日,浙江晶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纯燕相告,该产品被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新产品比普通LED热传导效率提高35%,具有使用寿命长、光能转换率高等特点,还在试生产阶段,已接到多个订单。
在开化工业企业中,像“晶皓光电”一样,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成为一股新潮流。这股“攀新”风,激起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活力。今年1月-8月,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8亿元,同比增长46.76%,其中28家各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3%,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以上。
科技创新的诸多成果,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凭借与浙江大学、中电46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矽盛电子”申报的“8英寸超薄单晶硅片的绿色高效线网切割技术”项目,日前成功获得国家创新基金90万元资金补助。“该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司负责人郜勇军介绍,仅一种切割硅片后的砂浆回收利用技术,就使砂浆使用成本降低了40%。“三成照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生产超高亮LED系列产品,企业从单纯生产传统日光灯铝帽,转向发展新型LED电光源产业。
抓技改投入改造现有企业生产线,是该县企业又一节能增效举措。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的省优先主题计划项目——“甲基氯硅烷单体副产物综合利用”,设计利用硅企业的废料作原料进行循环生产,淘出高附加值的乙烯基氯硅烷等下游领先产品,年产生效益1亿多元。“通利照明”去年斥资2200万元实施“玻璃窑炉节能技改项目”,使废旧玻璃回收利用率从最初的30%-40%变为全部回收,一年可以“吃”进废旧玻璃8000吨。
政策引导、自我推动,开化出现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黑马”:“华友电子”凭借自主研发的多线切割机用导轮等10多项专利,成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七一电器”研发的环氧复合材料户外绝缘子等10多个新产品获得省、部级认定,市场订单不断;“矽盛电子”今年前8个月,公司实现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了54.5%。
近年来,开化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科技创新。仅去年,县财政就投入3681万元,从科技扶持、产品培育、专利奖励、项目管理等方面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目前,该县已组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8个,其中省级研发中心9个,前8个月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6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上半年仅专利授权量达87项,同比增长120%。(朱建平 徐祝安 汪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