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呈现新特点用工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前段时间,苏溪、大陈一带的一些服装企业主被招工、用工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有的企业为了保证工厂能正常开工,干脆请人“高价代班”。
“今年义乌大部分企业慢慢走出了金融危机阴影,用工缺口加大,用工紧张问题更为突出,而且劳动关系趋向复杂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昨日,市人劳社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面对新情况、新变化,义乌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预防、化解各种劳资矛盾的出现。
劳动关系呈现新特点
上个月,市人劳社保局对义乌劳资类维稳工作做了一次深入的排查摸底,结果发现,当前义乌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劳动者主体。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80后、90后农民工继续进入义乌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目前,在义乌企业务工的农民中,30岁以下占55%左右。
——劳动关系的主体流动性增大。义乌企业劳动合同多数为一年一签,在本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农民占总数的61%,春节以后农民工返厂率为71%,很多企业反映普通员工月流动率在10%左右,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率更高,影响了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不尽如人意。义乌还有较多用人单位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情况也普遍存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仅达30%左右。
——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和补缴社保诉求案件大幅度上升。随着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越来越多,更多地利用法律规定获取经济利益。据统计,义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008年前上述两项诉求占总量的40%左右,目前已超过80%。
政府部门:“零距离”服务,多方位监管
“劳动关系发生新变化,我们的服务手段和监管手段也要跟着改变。”市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丁国嵘表示,特别是在服务方面,力求做得更加细致和人性化,比如,为减少企业用工风险,劳动部门首创劳动保障监察提示模式,把5万份“温馨提示”送到企业手中;编印了10多万份劳动合同文本、工资表、职工花名册等,准备给每家用人单位送上一套,并逐个上门服务指导。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两张网”去年相继建成后,义乌劳动纠纷数量同比下降20%左右。今年以来,义乌加大推行欠薪应急周转金、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的力度,目前已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490万元、欠薪保证金523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租赁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用人单位分类监管制度,目前这两项制度正在试点中。
据介绍,义乌把劳动合同签订率、清理劳动者欠薪工作等列入对镇、街道的年度责任制考核,并专门成立重大劳动纠纷协调领导小组。同时,运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总工会维权调解等手段,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用人单位:留人用人各有高招
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度劳动保障信用A级企业表彰大会上,121家受表彰的用人单位在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员工队伍方面都有自己的高招。
天孚控股集团推行集体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由用人双方选派代表协商制定关乎职工利益的各项制度。此外,职工只要工作满一年,每年就可享受500元工龄奖,而且还可享受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2009年,该公司员工月均工资达2722元,有的外贸业务员因销售业绩突出,年薪超过16万元。优厚的薪酬待遇,使天孚集团员工留任率超90%。
华丽特针织袜业则注重为员工打造个人事业发展平台,如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方案,把培训对象划分为经理主管、技术员、组长和操作员4个等级。董事长吕东升说,公司用人的原则是“能者上,庸者下”,以业绩和综合能力论“英雄”。该公司目前拥有500多名员工,其中工龄8年以上的占10%,5年以上占50%。
“以福利待遇留人、以人性化管理留人,以企业文化留人……事实证明,这些留人用人招数非常有效。”市人劳社保局局长余青希望义乌广大企业主好好借鉴获表彰企业的先进经验,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