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缙云:抓好"三年活动"推动"五大发展"

作者: 时间:2010年10月11日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这里,有“天下第一笋”和“天下第一祠”——

    缙云始建于唐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最初得名与黄帝有关,古时仙都与黄山、庐山并列,号称是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直到今天,缙云还留存了大量与黄帝有关的名胜以及传说。有着“天下第一笋”美誉的鼎湖峰是仙都景区的标志,高达170.8米,拔地而起,直刺云天,象征男人阳刚之气,而芙蓉峡则峡谷奇峻,洞壑幽深,尽现女性阴柔之美。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巡游于此,见鼎湖峰与芙蓉峡阴阳和谐,含天地之灵秀,蕴万物之生机,遂在鼎湖峰上置鼎炼丹,丹成后跨赤龙升天而去。“天下第一祠”黄帝祠宇,始建于东晋成帝年间,是江南祭祀朝拜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自古以来,历代文人贤士到缙云隐居读书、求仙问道和慕名游览者不胜枚举,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朱熹、徐霞客、汤显祖、袁枚、郭沫若、茅盾等都曾寻幽览胜,并留下不朽墨翰。

    这里,是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缙云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为75.1%,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第37位、全省第14位,是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养生药膳、丰富的康体产品以及探明的温泉资源,这些先天优势促进了缙云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近年来,缙云县以“一二三”工程为支撑,全面加快旅游景区开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推进观光旅游精品化、休闲旅游个性化、乡村旅游特色化、文化旅游品牌化,大力构建全县“一心四版块”旅游均衡发展格局,旅游景点日益增多,游乐功能日趋多样,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游乐方面,可以到仙都景区祭拜轩辕黄帝、欣赏梦幻夜景、参与婚纱摄影;可以到黄龙景区体验农业观光、水果采摘、户外拓展;以到大洋山、括苍山森林公园高山避暑、地质科考、野外运动。吃住方面,既有香溢大酒店、仙都度假村、仙都假日酒店等高星级饭店,也有三松大院、四季田园、天寿山寨、鼎湖山庄等众多农家乐。200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1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8%和30.82%。
    缙云,既是引人流连的风光胜地,更是生态宜居的品质之城。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都融合了世间万物的灵韵风姿,呈现着人文与风景、历史与今昔的和谐之美。

    品味黄帝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

    黄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兼收并蓄和发扬光大,已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内在动力。缙云黄帝文化是由历史传统的长期积淀和多种因素交合而形成,它以黄帝在仙都鼎湖峰铸鼎觞百神和驭龙升天的传说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在风俗、宗教、饮食、建筑、教育等方面影响颇大,形成了地方特色很强的缙云民俗文化。

    缙云地处浙江中南部,以境内“缙云山”及黄帝在缙云活动的传说而得名。缙云为轩辕黄帝的名号,从东晋开始,人们就在缙云仙都鼎湖峰旁建造了缙云堂,作为祭拜黄帝的场所,唐天宝七年(748)唐明皇李隆基下旨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地方官府对黄帝祠宇进行扩建,时任缙云县令的著名小篆书法家李阳冰亲撰“黄帝祠宇”碑(此碑现存缙云县博物馆),并开始把民间联合族祭黄帝的形式上升到官方祭祀,从此,祭祀黄帝“北陵南祠”的格局开始形成。现尚留存唐建中年代节度判官李季贞《仙都山铭》、户部郎中张鹭《仙都山铭》、殿中侍御史韦《仙者山铭》等三篇祭文。宋代,黄帝祠改为玉虚宫。明末,玉虚宫毁于战火,官方祭祖活动中断,但是民间祭拜黄帝从未间断。

    1994年以来,缙云县委、县政府把挖掘和弘扬黄帝文化作为打造区域人文特色的重要内容,作为“让缙云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缙云”的闪烁亮点,作出了积极努力。1998年重建了盛唐风貌的“黄帝祠宇”,迄今已举行祭祀黄帝典礼24次。每年两次,重阳节为公祭、清明节为民祭。设主祭、司仪、陪祭、参祭,恭读祭文、敬献三牲五谷、行祭祀舞,并在礼成后,举行大型民间文艺表演活动。特别是每年的公祭黄帝活动,规模宏大,影响广泛。2006年以来,仙都公祭轩辕黄帝大典上升为丽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旅游局主办,采取古代最高礼祭规格。

    缙云黄帝文化既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又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浙江中部一带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饮食、教育、农耕、山名、地名以及神话传说等均与黄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缙云黄帝文化及仙都美誉得以千古传诵,历代文人墨客功不可没。晋宋文坛领袖,我国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游缙云山后,在《名山记》中曰:“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高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有岩相近名步虚,远而望之,低于步虚,近而视之,步虚居其下……古老云:黄帝炼丹于此”。唐及以后的历代文宗巨匠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范成大、王十朋、汤显祖、徐霞客、陈子龙、朱彝尊、袁枚等均留下了赞美仙都与歌颂黄帝的诗篇,其中有不少诗作已成为千古绝唱,如白居易的《缙云山鼎湖》诗:“黄帝旌旗去不,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化作晴天雨点来。”

    2000年10月,中国先秦史学会在缙云召开了“中国首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在缙云召开了“国际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2008年1月,缙云仙都轩辕氏祭典被认定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缙云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挖掘与弘扬黄帝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精心建好黄帝文化景观,既造福子孙后代又振兴于地方经济。
 

  • 53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