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舞台 助你飞得更高
我县为残疾人搭起就业大舞台
每天上午,家住海游镇的村民陈美萍都会坐在家里加工手套。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活的她,现在每天不出家门就能赚到四、五十元钱。去年,她家里还新盖了三层的楼房。
目前,像陈美萍这样坐在家里就能做工赚钱的残疾人,在我县越来越多。
据悉,我县现有持证残疾人5700多人,其中大部分在农村。
就业,是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参与生活、回归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通过政策扶持、培训输送等措施,整合多方面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想,目前,全县劳动年龄阶段残疾人就业率达到70%以上。
敲开创业门
几个星期前,来自沿赤乡罗石村的李洪居在沿海工业城开了家盲人推拿保健按摩店。
李洪居是名低视力患者。今年7月份,他和沙柳镇大周村的周小宣等3名低视力残疾人幸运地被县残联选送到省盲人按摩培训班、盲人计算机培训班参加培训。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们于8月份取得了结业证书,为自行创业创造了条件。
今年,我县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全县劳动力培训计划,利用现有培训阵地做好培训工作。各乡镇也都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形成了完善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开展了共为12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培训和送农技、送农资活动,提高残疾人家庭的种养水平,增强了致富能力。
没技术则送技术,没资金送实物。早在三月春耕备耕时节,县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贫困残疾人养殖户家中,送去了鲫鱼、草鱼、白莲、小猪、小鸡、小鸭等苗种,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来自高枧乡支下村的残疾人姚珍娥也收到县残联送来价值1000多元的淡水鱼种苗。她高兴地说,县残联除了给她每年补助外,还帮她走上了创业路。
走上就业路
“我参加过培训,会用电脑做一些打字之类的基本办公操作,很想找份后勤的工作。”在县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上,轻度残疾的王卫星大姐乐观、爽朗地表达了很多与她相同境遇人的择业态度“找一份自己能干的工作,既发挥用武之地,又可以充实自己,我们也可以创造社会财富。”
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是大多数残疾人的梦想。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就业,我县一方面不定期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扶持县内福利企业和组织残疾人劳动力向用工需求大的地区转移等,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生活。
来自花桥镇花桥村的李如腊经过县残联的牵线搭桥,目前在位于路桥的台州市致力金属有限公司上班。“公司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800多元的工资收入。”和李如腊一样,今年上半年我县共有10多位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被推介到兄弟县市区就业。同时,记者从县民政局了解到,目前我县共有福利企业20家,截至8月底共安置了424名残疾人就业,并为所有残疾职工办理了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人均工资在1300元左右,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在政府的鼓励下,我县为民果蔬专业合作社、聪华畜牧专业合作社两个扶贫基地已形成了规模效益,共安置残疾人就业328人,带动和辐射580户残疾人家庭,有216名残疾人在帮扶基地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