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广东外贸增长低于长三角等地,增速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原因是广东近年的经济转型,低端加工型贸易企业的数量和贸易量在削减。
在未来中国出口必定回落的背景下,谁先转型谁先赢得市场。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出口增速为34.4%,顺差200.3亿美元,较上月环比减少30.4%。由于8月份是西方下半年采购季节,尤其是商家为圣诞节做准备,因此,下半年中国出口形势可能不容乐观。
随着全球经济触底反弹,因需求复苏与商家补充库存等因素,上半年中国出口高速增长。其中也有政府调控原因,中国政府早前宣布7月15日取消406项商品出口退税政策,刺激了企业在取消前加速出口,导致5~6月份出口大增。事实上,各种其他的现实原因并不支持中国出口高速增长,如劳动力成本猛增、PPI居高不下以及欧美市场并不稳定等。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网络平台,其网站上动态的出口订单数据,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着整个中国出口贸易的情况。阿里巴巴平台出口订单量在今年6月以来持续放缓增速。该公司预计,第三季中国出口增长幅度放缓至20%,至第四季时进一步降至10%,并在明年1季度进入个位增长阶段。这主要是和国际需求萎靡不振有关。在多伦多G20峰会上,各国达成一致要将政府财政赤字在2013年之前削减一半,欧美两大经济体在赤字问题上最为严重,这必会冲击国际贸易环境。
尽管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但由于美元兑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与欧元升值,因此,中国保持对美国较高的出口增长速度,而向新兴亚洲与欧洲地区出口显著下滑。人民币正在面临更大的压力。人民币汇率虽相对稳定,但国内物价水平正在不断走高,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4.3%,涨幅虽然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与去年基数有关。
事实上,即使不考虑外需因素,中国出口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也将逐步放缓。因为中国已经步入转型期,尽管经济危机导致一些刺激性短期政策的出台,但中国经济转型是不可避免且紧迫的。收入分配问题将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要素改革也将推高生产资料价格、严格的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也将淘汰那些落后产能。在危机前的全球经济亢奋期,刺激中国投资了过多出口产能。全球需求回落和中国经济转型必定会消灭那些过剩的产能,应对危机的相关政策不会长期有效。
出口产能的淘汰正在推进。中国外贸大省广东在上半年外贸增长不仅低于长三角、福建、山东等东部沿海各省市,而且增速比全国的40.9%还少8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放缓影响了广东GDP的增长,上半年广东GDP增长12.7%,在东部沿海省份排名靠后,低于同样外贸发达的浙江等省。在广东几个外贸较发达的市,增速更是低于广东总体水平。
主要原因就是广东近年一直坚持经济转型,低端加工型贸易企业的数量和贸易量在削减。我们支持广东推动转型的努力,这将为广东新一轮内生性发展提供基础,尤其是未来中国出口必定回落的背景下,先行者必定先得。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中西部省份正在以各种政策性优惠和漠视环保等重复东部的做法,吸引那些过剩产能,中央政府应该通过节能环保、汇率、出口退税、要素价格改革等全国性政策,尽量阻止和避免这些低端过剩产能的转移,他们只能提供短暂的就业和污染。与此同时。要为外贸企业的资金寻找新出口,如放开更多服务业管制。作为全球性小商品生产和经营基地的浙江省,在国际需求放缓、制造成本提高的压力下,各路资金杀入房地产业,使得浙江几乎全省各地都出现了房价暴涨的现象,破坏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