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浦江打造浙中新兴特色城市

作者:盛 锋 徐晓恩 时间:2009年08月03日 信息来源:浦江新闻网

    着力抓好工业经济

    努力实现保稳促调

    工业经济兴,县域经济则强。浦江县深入实施兴工强县战略,确保工业经济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发展布局。加强科学规划,明确区域发展重点,逐步形成浦郑公路沿线两侧、以经济开发区为主和以黄宅、郑宅、白马工业功能分区为配套的工业产业带,丰安大道沿线两侧、以江南市场群和浦江绿谷(创意产业园)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做好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分区规划的修编完善,盘活存量土地,拓展发展空间。清理开发区、工业功能分区工业用地,全面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区内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快虞宅水晶加工园建设步伐,规划建设中余锁具加工园,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并把投入重点放在技改项目、重大设备升级项目上。

    推动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层次。加快科技强县建设步伐,加大调整和优化产业层次的工作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建立重点产业提升咨询委员会,编制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引导水晶、绗缝、挂锁等传统产业,加快向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加快培育和提升LED、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支撑工业发展的新的主导力量。加快水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挂锁服务中心等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科技交流平台优势,增强科技服务功能。推进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企业帮扶,优化服务环境。全面落实上级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出台和落实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举措。调整和完善工业扶持政策,重点加大对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确保实效。设立企业解困周转资金,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困难问题。建立企业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协调机制,重视做好工业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工作。健全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面开展“千名干部进百企、共渡难关促升级”服务活动,强化政企联动,优化服务环境。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强化企业家的合法经营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回报社会意识。实施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资助力度,提升员工岗位技能与素质。

    着力抓好有效投资

    优化调整需求结构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当前形势下,要把握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机遇,不断优化和调整需求结构,使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力量更加强劲。

    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促进有效投资较快增长。大力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着重推进“六大工程”和“四大项目”。“六大工程”:工业提升工程,包括园区平台建设和工业技改项目等;农村建设工程,包括村庄整治、甘泉工程、强塘固库工程等;旅游促进工程,包括仙华山、江南第一家、白石湾景区建设和其他旅游项目建设等;宜居环境工程,包括城北区块旧城改造、东山公园一期、第二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社会发展工程,包括浦江四中、文化馆、档案馆、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等;交通能源工程,包括丰安大道建设、侯中公路建设、城乡电网建设等。“四大项目”:浦江绿谷项目,指丰安大道毗邻义乌段两侧区块的创意产业园;仙华文景项目,指仙华街道红旗村区块的文化产业园;江南市场项目,指47省道沿线两侧区块的物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工艺品市场等市场群建设;上山文化项目,指上山文化博物馆及遗址公园建设。

    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进服务业较快发展。挖掘和发挥资源特色,着力形成山水生态旅游、文化休闲旅游和农家休闲旅游三大旅游产品体系。完成仙华峰林景区建设和昭灵广场整治一期工程,启动白石湾风景区西线开发,完成江南第一家景区义门路改造和商业街开发,启动原仙华水寨项目。继续做大“吃农家菜、住农家舍、试农家活、看农家戏”等特色休闲旅游,开展整村农家乐试点。立足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万年上山文化”、“千年儒家家族文化”、“百年书画文化”等金名片。整合现有书画场馆等资源,规划建设融文化艺术表演、书画创作展销、特色工艺品展销和浦江特色小吃于一体的仙华文景。规划建设浦江绿谷,重点发展工艺美术创意、制造业设计创意、时尚设计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等领域,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对外开放水平较快提高。明确招商重点,突出主业招商和产业招商,着力引进有利于提升水晶、挂锁、绗缝等传统主导产业,有利于加快LED等新兴产业形成集群优势,有利于培育新的产业集群的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专业招商和企业招商。优化招商环境,突出要素招商和服务招商。举办第五届中国水晶及玻璃制品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会展,扩大贸易平台。

    着力抓好城乡统筹

    深入推进城乡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加强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努力拓宽渠道,不断加快农民增收致富进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积极培育现代生态农业,建立和完善精品型核心示范基地,加强山地蔬菜现代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实施农技服务年活动,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举办第二届“三农”博览会和第二届葡萄节,整合和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效益。巩固和发展家庭工业,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家庭来料加工专业村,培训一批来料加工经纪人,形成一村一品新格局。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

    突出建设重点,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推进村庄整治和甘泉工程。重点加大“空心村”、园中村和城郊结合部农村旧村改造力度,逐步推行高标准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甘泉水厂建设工程,完成里傅水厂、七树岭水厂、和平水厂建设。继续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基本完成第二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标准化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开展耕地垦造、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整理。全面完成通济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金坑岭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寺后塘等水库保安加固、病险山塘整治工程。

    彰显城市特色,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立足浦江实际,以“万年文化、山水书画”为主线,挖掘城市内涵,延续历史文脉,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修编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对江南市场群建设用地和原齿轮厂地块规划方案进行优化、细化,优先完成丰安大道沿线两侧以浦江绿谷为重点的开发建设地块的控制性详规修编。大力推进城北区块旧城改造,基本完成城北区块拆迁安置房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完成建材市场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现代物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工艺品市场前期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完成东山公园一期工程,启动江滨绿化带五期工程建设。力争完成丰安大道路基工程,完成环城东路建设和丰安路改建等工程,推进智后路东线、亚太大道延伸、丰安路延伸等城市道路建设。

    着力抓好民生问题

    全力促进和谐发展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重视民生,越要维护稳定。浦江县抓紧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不断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

    更加注重改善群众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普惠性。积极抓好“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家庭的就业援助活动,重视农村低保家庭户就业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各项救助政策。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切实解决好特殊困难人群的生产生活问题。基本实现城区低保标准两倍以下城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建一批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县职技校整体搬迁,启动浦江四中建设,推进黄宅中学等改扩建工程,创建省标准化学校3所。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实施城乡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狠抓计划外生育,大力实施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抓好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

    更加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名县”建设。努力建设“道德浦江”,在全县各行各业中分层次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继续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加强“春泥计划”试点工作。整合农民文化节、校园文化节、社区文化节等活动。加强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申报工作,注重已申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浦江书画的对外交流工作,不断扩大书画展销周的影响力,繁荣书画市场。建设一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启动县文化馆建设工程。完成上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国家级论证,做好上山遗址博物馆及遗址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工程,启动乡镇有线电视主干网络改造,逐步发展互动式数字电视。

    浦江名片

    浦江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北部,面积920平方公里,辖7镇5乡3街道、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10万。浦江历史悠久,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置浦阳县,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年)改浦阳为浦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兴盛地,水晶之都、挂锁之基地、中国绗缝家纺城,这是对浦江历史文化积淀和工业经济特色的一句概括。

    文化浦江:浦江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文化底蕴深厚,书画名家辈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自宋迄明,郑氏同居15世,三朝旌表,明太祖朱元璋御赐“江南第一家”。浦江乱弹、浦江板凳龙、浦江剪纸、浦江迎会、浦江麦秆贴画、郑义门营造技艺等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

    山水浦江:浦江是远近闻名的“毓秀之区”、“休闲之地”。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古迹有“江南第一家”、“上山文化”遗址等,山水生态旅游资源有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仙华山和白石湾、神丽峡等,“文化游、农家乐、休闲游”旅游品牌名声在外。

    特色浦江: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中国挂锁中心”、“中国绗缝家纺名城”。工业产业众多,目前已基本形成服装、针织、水晶、制锁、绗缝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其中水晶、挂锁分别以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成为全国最大的产品集散地,花边绗缝为全国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之一。浦江特色农产品有桃形李、豆腐皮、竹叶薰腿等,特色小吃有浦江麦饼、手工面、米筛爬等。

    数字浦江:2008年,浦江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比1978年的0.64亿元增长156倍;完成财政总收入12.4亿元,比1978年的0.1亿元增长1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亿元,比1978年的0.25亿元增长16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6元,比1983年的432元增长4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7655元,比1983年的288元增长27倍。 (来源:浙江日报 2009年4月20日)

  • 198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