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县经贸局获悉,上半年我县外贸形势一片大好,1至6月份全县实现出口交货值45.46亿元,同比增长14.1%;自营出口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增速惊人。而我县不少外贸企业负责人却对下半年的外贸形势表示担忧。
从事服装外贸生意的周先生最近几个月来心情很复杂,从6月中旬人民币升值的担忧,到6月下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欣喜,再到7月初部分商品出口退税调整的忐忑不安,周先生表示:“下半年外贸有风险,接单要谨慎啊!”
人民币汇率浮动、外币贬值成为外贸焦点
人民币的升值给周先生的外贸生意带来了巨大压力。周先生说:“对外贸企业来说,汇率一直都是悬在头顶上空的巨石。”不少外贸企业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近段时间来,一方面要担心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又要担心美元。汇率这根神经始终绷在那里,最微小的变动,对于本来就利润微薄的大量浦江外贸企业,尤其是手中握有大量美元应收账款的企业来说,打击很可能是致命的。”同时,美元、欧元等货币的贬值,让我县商品出口价格“被动提高”。另外,国外不少经济体目前仍面临经济增速缓慢的压力,许多采购商不敢再大量进货,我县的外贸企业也不敢接大单子。
人民币结算成为利好消息,实际施行有阻力
6月下旬,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了浙江,而境外地域则不再限制;试点业务范围也扩展至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性项目。
这条消息让我县的外贸企业主精神一振。生产绗缝被的外贸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说:“用人民币结算,那将为企业锁定汇兑风险,这肯定是件好事。”张先生表示,长期以来美元结算对企业来说非常不便。不仅手续繁琐,购汇结汇的过程手续非常麻烦,此外还要向银行另行支付手续费。而近两年来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变动的风险,再加上来来去去的换汇成本,让一些外贸企业不堪负荷。但是,除了东南亚地区已经能够接受人民币结算外,大部分欧美客商均对人民币结算有意抗拒。张先生说:“自从开放人民币结算之后,我在和外商洽谈时有意识地提到人民币结算问题,外商纷纷拒绝。如果用人民币结算,这表示汇率风险将由客户承担。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尽管人民币结算能提高贸易便利性,理论上也能降低出口企业汇兑风险,但一个现实的障碍是,境外人民币存量非常少,境外企业和银行缺乏人民币来源,出口企业仍然只能接收美元。”
出口退税调整政策收口,转型升级是出路
在采访时,周先生提到今年7月15日我国已取消了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个政策的改变虽然没有涉及到绗缝、服装等我县主导产业,但我县不少外贸企业主开始担忧起来。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企业主面前,如果下次调整绗缝、纺织服装相关商品出口退税率,企业如何生存?
2006年9月,财政部、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服装退税下调2%。周先生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我们一年损失在50多万人民币。除了提高纺织品价格外,没有别的可行办法,只有提高2%价格,利润才能与调整前相持平,但是这毕竟是我们一厢情愿,绝大部分购货商不会接受此价格,凭借良好的信誉、多年的交易,一些铁杆购货商可能会接受1%的提价,另外的大部分购货商不会接受此价格。”
现在,周先生开始同浙江大学等高校洽谈,准备合作研发用于服装的植物染料。如果合作后成功研发出环保染料,将大大提高产品利润。周先生表示,到时候就算出口退税下调,也不用担心出口退税率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