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义乌找“财神”
昨天,江苏省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班在义乌市委党校开班。江苏省的培训班为何选择来义乌开课?因为义乌的来料加工业辐射力全国最大。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群,有最多的来料业务提供商。来自南京玄武区的女经纪人张惜说:“我们是来义乌找‘财神’来了。”
其实,江苏省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班早在去年就在义乌开办了第一期,去年组织了30名学员。因为效果不错,今年培训班的报名学员数涨了一倍,由江苏省妇联副主席顾敏带队来到义乌。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电子商务与来料加工业务结合,有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代表作经验介绍,还将参观国际商贸城,与商户零距离接触。特地从江苏各县市赶来的60多名女学员都听得格外认真。
随着义乌来料加工业务辐射度越来越大,这些年来,慕名前来义乌对接来料加工业务的人越来越多,已有18个县、市、区在义乌设立了来料加工联络处,除了磐安、兰溪、婺城等县、市、区“近水楼台先得月”,外省的联络处也设了不少,最远的是山东省台儿庄区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
据义乌市妇联主席刘艾春介绍,目前,仅浙江省就有100多万名妇女接轨义乌市场,承接来料加工活。去年,义乌商户向全省各地加工户发的加工费达60多亿元。义乌市妇联已经将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的情况介绍和联系信息公布在义乌妇联网上,方便外省市人员上网查阅相关信息。班里来了男“插班生”
在培训班教室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名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是这期培训班唯一一名男性。一打听,男子还是个“插班生”,而且是通过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的“关系”插班进来的。
男“插班生”叫刘尚封,河南周口市一名普通村民。昨天,他提前一小时就在教室等候。他说,得到这个机会不容易。
刘尚封在台州务工有四五个年头。他的一名老乡在台州办了一家加工厂。刘尚封从老乡那里了解到,义乌的来料加工业务很发达,穿珠、编织等简单的加工活,连家里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能做。想到自己老家那么多妇女忙完农活,终日闲坐在家,他也想试着从事来料加工,给自己找一条创业新路。
7月初,刘尚封试着给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诚恳表达了自己想了解并从事来料加工业务的愿望,希望义乌有关部门能给予帮忙。
两天前,正在上班的刘尚封突然接到了义乌市妇联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义乌市委书记已经收到你的信,并邀请你参加7月28~30日在义乌举办的江苏省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班。”这让刘尚封很是惊喜。7月27日,刘尚封早早就赶到了义乌。
“我想先接一批穿珠的简单手工活,让老家的妇女们先适应适应。”昨天,参加完第一天的培训,刘尚封已经开始规划了:“将电子商务与来料加工业务结合,以后来料加工业务的前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