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 李冰峰 通讯员 傅叶勉)在央行推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双向波动明显。对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再加上欧美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我市许多企业认为,欧元贬值已使企业利润缩水,人民币对美元也是早升晚升、升多升少的问题,因此在对外接单时大多小心谨慎。
在这种形势下,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呢?据建设银行金华分行国际业务部的应超平介绍,重启汇改后,汇率波动加剧,企业可以适时锁定远期汇率,规避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也可以锁定单笔订单业务的汇率,以此锁定收益,最简便易行的银行国际业务产品就是远期结售汇。比如,汇改重启后,我市某企业抓住机会,6月23日锁定一笔200万美元的一个月远期结汇,成交日为7月2日至26日,锁定汇率价格为6.7936。到7月2日以后,即期结汇价格在6.76左右波动。企业以美元收汇后,在7月2日至26日以6.7936的价格结汇,目前已成交160万美元,收益约为67200元人民币。
对进口商来说,如果预期未来人民币相对外国货币贬值,他将面临成本增加、利益减少的风险,就可以与从事外汇业务的银行签约,约定在支付外汇时以签约价购买外汇来避险或确保利润。对出口商来说,如果预期未来人民币相对外国货币升值,他将面临收入减少的风险,同样可以与银行签约,约定在收入外汇时以签约价卖出外汇来避险或确保利润。
除了利用银行产品外,企业如果通过信用保险获得融资,同样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记者昨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金华办事处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贸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贸易融资5.4亿元人民币,并通过贸易融资的避险功能成功规避汇率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难题,延伸出口信用保险功能,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的一项创新服务,受到中小企业欢迎。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就有120家企业与信保公司合作融资业务,四大银行均可办理。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引入了‘信用贷款’的新概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金华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银行担心坏账风险,往往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将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结合在一起,消除了银行后顾之忧,出口商可因此降低担保条件获得融资,资信较好者甚至可以免抵押担保。
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也很管用。据介绍,企业通过押汇获得的外币贷款可以结汇成人民币使用,提前锁定汇率。而在出口企业收汇之后,银行直接从出口收汇中扣除外币押汇款,不论收汇日的汇率如何变动,都不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规避了企业的汇率风险。
比如,今年4月7日,我市某企业出运一批金额为10万美元的箱包,信用期限90天。出运后企业凭出运单证以及信用保险投保单证等向银行申请押汇,银行于4月14日审查通过,并按照80%比率发放融资贷款8万美元,企业按照当日汇率682.61申请结汇。90天后,企业收到买方支付的10万美元货款,并用美元直接归还银行贷款。而当天的汇率为677.9,与4月14日相比汇率差为4.71,企业从这笔融资中获得了3768元的收益。
人民币一个月升值近0.8% 外贸企业如何应对?
陈浩洋 傅叶勉
自6月19日央行重申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创新高。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对此,建行金华分行国际业务部的专家表示,外贸企业应加强外汇理财,用好远期结售汇等外汇产品。
6月19日,央行表示“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截至7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741,较央行重申汇改前一个交易日升值近0.8%。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最高达到6.7718,最低为6.8275,双向波动走势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大,但长期升值趋势不可避免,这将对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建议外贸企业加强外汇理财的意识,并积极运用一些银行国际业务产品规避风险。”建行金华分行国际业务部工作人员应超平表示,最简单的银行国际业务产品是远期外汇买卖,也就是远期结售汇。该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跨国投资风险。
应超平介绍,对出口企业来说,如果未来人民币相对外国货币汇率升值,那么,等到企业收到货款时,固定金额的外币只能换回相对较少的人民币,这时企业就面临收入减少的风险。这时,企业可以与银行签约远期结汇,也就是约定未来多少日子后(收入外汇时)以签约价卖出外汇,以此来避险或确保利润。同样,对进口企业来说,如果未来人民币相对外国货币汇率贬值,那么,等到未来支付货款时,企业将需用相对更多的人民币购买外汇进行支付,从而面临成本增加、利益减少的风险。这时,企业可以与从事外汇业务的银行签约远期售汇,约定未来多少日子后(支付外汇时)以签约价购买外汇来避险或确保利润。例如,某出口企业预计将于1个月后收汇50万美元,美元即期汇率为6.7650。该企业判断人民币未来一个月内将升值,为了锁定汇率,其与银行签约约定汇率6.7630。如果,一个月后人民币汇率上升到6.7600,那么该企业不但确保了利润,还赚了1500元人民币。
央行重申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浮动、波动加剧的趋势。对此,应超平建议,企业可以适时锁定短期的远期汇率规避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也可以锁定单笔订单业务的汇率来收益。对于进行国际性投资的企业来说,为避免汇率波动造成其资产或负债的损失,也应积极避险:对有升值趋势的货币,可以增加其资产数额的比例或减少其负债数额的比例;对有贬值趋势的货币,则要增加其负债数额的比例或减少其资产数额的比例,这样的调整可以用远期交易来提前完成。
本报记者 陈浩洋 通讯员 傅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