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金蓝领” 兴企强市的生力军

作者:曹玲 时间:2010年07月12日 信息来源:舟山日报

    高技能人才,被人们俗称为“金蓝领”。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这支兴企强市的生力军,立足海洋经济大发展,紧紧围绕现代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临港大宗物资加工和海洋新兴产业六大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完善组织领导、培训培养、品牌培育和政策保障等四大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一支与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

    考评激励“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好政策营造的成长环境。我市借助技能大比武这一平台,建立以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为技能人才等级晋升提供“绿色通道”。实行技能人才评优评先激励机制,把高技能人才列入“舟山市拔尖人才”、“舟山市新世纪111人才工程”选拔范围,推行“首席技师”、“首席技工”等命名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津贴制度,激励技能人才争先创优。定期开展“舟山市技术能手”、“舟山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能手,优先推荐参加国务院特殊津贴、“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金锤奖”和各级劳动模范评选。

    全市各级积极探索技能人才的薪酬分配体系,初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和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浙江海中洲旅业有限公司从2008年起试行岗位激励股制度,让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对企业有特殊贡献的员工不出资享受股份分红,并建立了从既有技术特长、又有管理能力的人员中选拔高层管理人员的制度,使该企业宾馆服务业人员流失率保持了不到10%,远低于一般宾馆服务业人员30%以上的流失率。

    如今,在我市一大批有绝招绝活、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来自生产一线的优秀技工冒了出来,通过学习深造,在实践中提高,在岗位上奋斗,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一流的技术专家。

    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6.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821人,比2005年末增长212.1%。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结构明显改善。根据《2009浙江就业报告——高技能人才问题研究》调研报告显示:舟山市高技能人才竞争力综合指标列全省第五位,其中结构指标排名第二位、效能指标和环境指标排名第四位、数质指标排名第五位。

    发力培养“能工巧匠”释放才智

    近年来,我市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和职业院校的专业特长,整合现有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培训资源,构建了一个以各类职业院校为主体、各乡镇(街道)成校为补充的覆盖全市、职成教一体化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围绕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依托职业院校,重点打造了船舶修造、航运驾轮、海洋文化与旅游、机电制造、现代物流等五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立面向职业院校和企业职工,集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并根据舟山海岛特色,在全市16个经济大岛和经济重镇建立了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其中金塘、六横、衢山、洋山、长涂五个培训基地每年培训量达2500人,就业率80%以上。

    技能人才比武练兵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大特色。从2004年起,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职业技能“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目前,全市市级一类技能大比武共涉及海员、船舶、旅游等三大类19个比武项目,面向行业和企业的二级、三级比武项目30余个。六年来,全市共有12万余人次企事业单位职工、技术工人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有6万余名“能工巧匠”的能量得到释放。该做法已成为提高技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支与我市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之举。

    “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通过技术比赛选拔人才,带动建立起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让人才展示才能,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负责人说。

    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扩量提质,既满足了我市快速发展的企业(行业)用工需求,又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市技能人才分布最为广泛的船舶工业实现了产值432.4亿元,同比增长35.5%。

    品牌培育金蓝领“海”字招牌愈响

    高技能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又好又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市各级各部门追求的目标。

    舟山自古以来就是海员的故乡。目前,我市有海员5万余人,占全国海员总数的1/10,其中国际海员7400余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港航强省”的战略决策和省委书记赵洪祝关于“打造海员培养基地”的重要指示,紧紧抓住“舟山海员”大发展的良好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集招收、培训、外派、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海员基地运作模式,力争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海员培养基地、海员集散基地,做强做大“舟山海员”这一品牌。

    2009年,我市举办首届海员职业技能大比武,也是全国首次区域性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其间,共有50多家航运企业、近万名海员参与了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业务比拼,形成了苦练岗位技能、争当一流海员的良好氛围。今年的第二届海员技能大比武已成为全省赛事。

    为使海员队伍不断健康壮大,借助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海洋学院两大院校,进一步做强做大航海驾驶和轮机两大专业,并建立了公共实训基地模拟实训和借助大型航运企业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海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每年新培养的海员供不应求。

    我市还积极打造海员专业人才市场。成立的舟山海员管理协会,架起了政府与企业、海员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了海运企业、海员服务机构、海员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海员就业服务中心则以市场模式来调节海员供需,打造专业性人才市场,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海员产业的快速发展。

  • 7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