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杭记者站 王丽娟 通讯员 陈文琴)今后5年,是杭州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决战期”。 1月27日,申嘉湖杭高速公路余杭段崇贤、塘栖互通连接线正式通车,打响了杭州交通“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开门头一炮。由此,也拉开了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的序幕。
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是浙江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一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出长三角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杭州打造城市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1月底前将全线竣工通车。申嘉湖杭高速余杭段建设工程自2008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在省、市领导和交通部门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余杭交通部门与项目业主通力合作,顶住时间紧、节点工程多等诸多压力,全力以赴抓好工程推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项目管理的全套理念精心组织管理,克服恶劣天气等影响,突破常规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换填路基”新技术、桥墩钻桩由旋挖机替代回旋钻等新方法、多点架设、流水作业,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建设任务。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余杭全面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的省、市、区交通重点项目30多个,投资达230多亿元。余杭交通进入了项目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余杭交通部门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化解制约项目推进的难点、节点,通过实行项目化管理,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月度督查制、专报制、季度考核制、保证金制和问责制,抓项目前期、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在申嘉湖杭高速公路余杭段顺利收工的同时,杭长高速余杭段、古墩路与104国道连接线、09省道至石大公路连接线等各个省市区重点工程亦推进顺利。2009年,余杭区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亿元,占杭州地区交通完成投资额的1/3强,相当于余杭交通2000至2008年的总和。
在构建公交服务体系方面,余杭公交一体化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无论是公交的硬件指标还是管理服务水平,都有了质的提高。至目前,余杭已拥有公交线路110条,运营线路长度达1600余公里,运营车辆984辆,所有车辆均实行了按站停靠,刷卡乘车,与主城区实现了同城待遇。同时,投放区域性出租车110辆,实现客运出租车一副三组团全覆盖。此外,2009年余杭交通在行业管理、项目申报、文明创建等方面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一轮发展过后,依托“一弧六射”的高速公路网、“四横、五纵”的国省道一级公路主干线体系、杭州港余杭三大作业区、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等,余杭与主城区及周边县市之间、副城与组团之间,组团境内的乡(镇)村之间,将真正形成“无缝衔接”、“内畅外联”的都市网络化大格局,余杭将真正成为杭州的“门户”,为实现杭州交通从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历史性新格局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