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5G商用近一年,都有哪些新进展?

作者: 时间:2020年05月28日 信息来源:

   5G商用近一年,都有哪些新进展?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8日电 (徐世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包括拓展5G应用等。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由此拉开中国5G商用的序幕。如今,距离5G商用已近一年时间,都有了哪些新进展?
 
  5G消息三季度将正式商用
 
  今年4月8日,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提出了对5G消息生态建设。据介绍,与传统短消息以文字为主不同,5G消息可以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位置等融合信息。企业也可以通过“5G消息”提供服务。例如,用户在与铁路订票应用“12306”的对话框中,可以实现车票预订、支付、改签等操作,而不需跳转其他页面或APP。
 
  据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已计划将5G消息纳入5G终端必选功能。用户更换5G手机或将现有4G/5G手机升级,即可便捷使用5G消息服务。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G消息得到全面推广后,可能会取代现有的大量手机App。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5G消息,也就是RCS消息,对运营商短信业务进行了创新体验升级,现在正处于测试阶段,三季度会正式商用。
 
  当前每周增加1万多个5G基站
 
  5G商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5G基站。
 
  5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透露,今年以来,中国5G建设加快了速度,当前中国每周增加1万多个5G基站。4月份,中国5G用户增加了700多万,累计已超过3600万户。
 
  苗圩介绍,因疫情缘故,今年1、2月份甚至3月份中国5G建设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各企业还在努力加大力度,争取把时间赶回来。
 
  “随着5G网络设施建设,随着基站不断增多,相关使用会越来越多。期待在北京冬奥会上能出现更多5G场景,能有更多、更好的定制化5G服务。”苗圩表示。
 
  今年底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
 
  5月17日,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5G商用加快推进,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
 
  “立足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等新基建的支撑能力,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5G加快发展,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促进“5G+”垂直行业融合应用。”陈肇雄说。
 
  张云勇表示,投资5G首先要确立中长线思维,基站作为5G行业的底层设施,可以被定位为新基建的“基础之基础”。他预计,到2020年所有运营商将总共再建大约100万台5G基站,从目前的进度看,距离全面覆盖满足大家的需求,还需要5至8年的时间。但是最近随着5G新基建的兴起,可能节奏还会进一步的加速。
 
  据科技日报统计,目前已有超25个省区市发布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表提及新基建。其中,广州到2022年将累计建成5G基站8万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建成全国一流的5G商用试点城市和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上海提出,未来3年,新基建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新建3.4万个5G基站;江苏省提出,2020年计划投资120亿元,新建5G基站5.2万个,实现各市县城区、重点中心镇5G网络全覆盖。
 
  5G手机入手门槛降至1599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4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9068.1万部。其中5G手机累计出货量3044.1万部,上市新机型累计65款。
 
  随着5G手机的不断普及,5G手机入手门槛也在不断降低,已降至2000元以内。将于6月1日上市的小米5G手机已只需1599元,而此前5G手机的门槛还高达5000元。
 
  除了5G手机终端价格外,5G资费也受到大家广泛关注。2019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发布5G套餐收费详情,资费128元起,最高869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已分别达到3172万户和1661万户。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5G时代的到来,资费模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我想有一点可以明确,5G如果按流量单价应该会越来越便宜。”
 
  来源: 中新经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