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用股权投资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应如何处理?

作者: 时间:2020年05月13日 信息来源:

   用股权投资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应如何处理?

 
  问:A公司用2 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投资(全资),几年后,B公司净资产为200万元,现A公司用B公司的股权与D公司组成C公司,A公司占C公司70%股权,C公司为B公司的股东,那么是否相当于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收回?A公司的投资损失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答:《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2014年第64号)第五条规定,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第六条规定,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以下称股权所在公司)股权出资。
 
  以股权出资的,该股权应当权属清楚、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
 
  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
 
  (一)已被设立质权;
 
  (二)股权所在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所在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
 
  (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第一条规定,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于投资协议生效并办理股权登记手续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的实现。
 
  第三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行调整。
 
  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
 
  第六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等文件规定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也可选择按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第五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第九条规定,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第十条规定,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股权投资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一)股权投资计税基础证明材料;
 
  (二)被投资企业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吊销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文件;
 
  (四)政府有关部门对被投资单位的行政处理决定文件;
 
  (五)被投资企业终止经营、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证明文件;
 
  (六)被投资企业资产处置方案、成交及入账材料;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权益)性损失的书面申明;
 
  (八)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第四十六条规定,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
 
  (一)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三)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四)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五)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六)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年度,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以股权出资,应当视同转让财产,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发生损失的,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文章摘抄于:《财税实务精选答疑手册》 作者:中国税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