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机构行为分化:基金"落袋"银行股 险资外资持续加仓

作者: 时间:2020年05月08日 信息来源:

   机构行为分化:基金"落袋"银行股 险资外资持续加仓

 
  目前,A股36家上市银行均已公布一季报,整体来看,上市银行无论是净利润同比增速还是资产质量都保持稳健,一季报表现超市场预期,似乎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给银行带来太大的影响,因此带动了银行板块4月底至今的一轮涨势。
 
  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疫情影响在一季度并没有完全显现,银行后续仍面临较大挑战,全年利润增长略有放缓。预计年内不良率高点或出现在第二、三季度。不过整体来看,在宏观政策托底和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下,银行全年仍将实现稳健增长。
 
  超预期季报带动估值修复
 
  上市银行一季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A股36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和5.7%,实现超预期增长。营收同比增速达两位数的银行有22家,净利润同比增速达两位数的银行有18家。其中,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居前的有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青农商行等。青农商行、无锡银行和宁波银行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均超过30%。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贵阳银行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速均超15%。
 
  资产质量方面,一季度资产质量表现稳健,不良率环比2019年4季度提升1个基点,单季年化不良生成率环比2019年4季度下行29个基点至1%。
 
  经营增速和资产质量稳健程度均超预期,带动了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中信银行指数自4月24日以来走出一轮涨势,节前板块涨幅超过6%。
 
  浙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梁凤洁认为,规模增速超预期要归因于逆周期的调节政策,银行的规模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以及自身的营收增长。宏观政策托底效应显现,整体社融规模一季度超预期,同时一季度“开门红”策略下,银行资产投放意愿增强,总资产同比增长10.9%,为近年来最高水平。资产质量超预期,反映了疫情前的资产质量向好的趋势,疫情期间的信用风险变化,还没有完全反应在银行的表内。
 
  利空因素影响滞后
 
  从上市银行一季报来看,似乎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给银行带来太大影响,多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疫情对银行经营和资产质量的影响具备滞后性,从目前的一线实务来看,疫情其实已经对银行的零售和对公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方某省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疫情加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部分对公贷款需求出现萎缩。零售贷款规模普遍下降。“最近本地一个企业客户,本来1月底提到了贷款,疫情发生后,出于谨慎,企业提款后不久就迅速归还了贷款。零售方面影响更大一些,疫情限制了消费活动,信用卡消费金额大幅下降,同时住房按揭贷款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资产质量方面的影响则更加滞后。按照相关分类,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才会被考虑计入不良。而广东省近期的政策则鼓励银行机构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疫情期间部分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的抵质押类小企业贷款,不强制要求划入不良。一些的确受疫情影响产生的信用卡逾期并未上征信。“目前部分资产质量恶化这一情况尚未体现到银行的一季报中。”前述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
 
  尽管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表现稳定甚至部分超预期,但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业绩和资产质量差距在放大。根据银保监会数据,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2.04%,较年初小幅增加,并且预计二季度不良贷款率可能小幅上升,主要由于餐饮、住宿等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以及小微和民营企业不良率增加相对明显,体现疫情的确给部分中小银行带来资产质量压力。监管也在持续推动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和化解风险工作,推动中小银行更好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院武雯认为,预计二季度,随着资产质量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上市银行仍能保持大致平稳,但非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加大。
 
  有银行业分析师预计,随着风险逐步暴露,预计不良率的高点将出现在第二或第三季度。该分析师同时指出,目前海外疫情的二次冲击对出口外贸企业的影响还无法评估。
 
  机构投资行为分化
 
  目前银行板块市净率已经处于历史低点,仅为0.7倍,这也导致部分银行股股息已超过5%。在风格转换迟迟未现的情况下,机构对银行股的态度分化明显。
 
  一季报显示,银行股是主动型基金撤离的重灾区。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基金的银行持仓市值减少了960亿元,持有的上市银行家数从36家减少到31家。单季度减持比例为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减持集中于龙头银行,前期涨幅较高的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被获利了结。
 
  而险资和外资则继续入场。工商银行一季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旗下的保险产品均在一季度增持工行股份,分别增持9492.65万股和2452.18万股。这两款产品还分别增持农业银行2.07亿股和建设银行3546.48万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股目前股价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在5%左右,高于同期理财品,投资风格稳健的险资会选择增持一些银行股。
 
  香港中央结算及其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一季度增持了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A股、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香港中央结算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浙商证券研究所所长邱冠华认为,未来银行股基本面的大概率要好于预期,优质银行股的机会远远比风险大,其性价比是不错的。
 
  邱冠华表示,未来10年银行要发生的景象很类似于过去10年的水泥行业,行业增速下降,公司会显著分化。相应的就决定了银行股投资的思路。在选股上重点推荐禀赋优良、战略得当、战术得法的优质银行。
 
  来源:中国证券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