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个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
2020年浙江启动实施第八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43个、一般村217个。根据《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将获得财政补助,其中一类县市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的补助标准为每村700万元,二类县市补助标准为500万元;一般村则给予30万元到50万元左右的补助。
舟山定海区小沙街道后岸村和岱山县岱西镇双合村上榜。
第八批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
保护利用重点村
一起去看看
我市上榜的两个重点村落吧~
定海区小沙街道后岸村
小沙街道后岸村位于定海长白岛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大满、小满、余家等三个自然山岙组成,区域面积4.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56人。村内有白马庙、北林院和余家历史文化古村落等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景观优美。
白马庙主体建筑建于清嘉庆年间,1998年5月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北林院又名北林寺,原名刺棚庙,原为刺树相互连接成为自然的刺棚树屋,1981年由侨胞等出资建设房屋。余家古村落中居住的余姓、虞姓居民繁衍生息已经十余代,有300多年的历史。余家石头砌筑的三合院、绿萝蔓延的墙门、鹅卵石小径等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村内有建于20世纪初期的石头房、老宅子二十余处。
岱山县岱西镇双合村
双合村位于舟山群岛岱山岛的最西端,原为悬水孤岛,后经人工修造一条拦海大坝同岱山岛相连。村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550户,总人口1337人,常住人口约 800人。
双合始于明朝晚期,经世世代代本地居民的艰辛取石开凿,留下的石洞、石壁、石宫、石峰、石潭等石景旧迹50多处,其中有几处规模宏大,奇石怪洞形各有状,如三姓攀宕、杨家攀宕、陈家攀宕等。双合村内还保留着早前的石头建筑、石板街弄,有着渔家的古朴原始风貌。
截至目前,舟山市共有35个村入选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数据库,启动建设率100%,其中重点村11个,一般村24个;已建成重点村6个,即定海区马岙村和柳行村,岱山县东沙村,嵊泗县花鸟村和峙岙村,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莲花村,一般村22个。
三月的阳光正好
相约走进历史文化村落
去感受一下独特的人文魅力
探寻一下岁月遗留的印记吧!
来源:舟山广电-舟山新区三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