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电影《007》男主角皮尔斯·布鲁斯南,《教父》导演艾伯特·鲁迪以及《木乃伊》《2012》《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总制作人等将来横店,就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与横店影视外景地合作事宜进行考察、洽谈,美国好莱坞即将与“中国好莱坞”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展开更为密切的合作。
在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的进程中,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着力推进我国影视剧制作生产方式变革,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充分展示出文化的力量。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影视业权威杂志《好莱坞报道》称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如今扩展至影视城、太阳城共28个大型实景拍摄基地和11个高科技摄影棚,成立于2004年4月的全国首家影视文化实验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现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
6月28日,梅雨初霁。
穿行在东阳市横店镇的万盛街、禹阳路、康庄路上,两侧店铺林立,飘入耳中的是来自祖国各地的方言,扑面而来的是酒店、宾馆、餐厅、休闲场所的灯箱广告上那些诸如“盛世横店”、“快乐横店”、“梦幻之城”等关于横店的多彩愿景。
14年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浙中小镇为电影《鸦片战争》搭建起了拍摄场景,从此与影视结下不解之缘;14年后,这个小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并朝着院线经营、影视创作等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拓展再度扬帆。目前同时驻扎41个影视剧组的影视拍摄基地,镇内四处林立的酒店、宾馆、餐厅、休闲场所,每天接待来自各地的旅游团,还有以“影视”为特色的大专院校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等等,这一切,无不彰显着这个江南小镇的蓬勃生机。
从第一产业农业转到第二产业工业,通过第二产业资本积累,再发展以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并由影视产业带动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建筑业、教育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的横店已经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但让当地农民富裕起来,走出一条从农村到城镇到城市的成功之路,还吸引了众多的寻梦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勤劳敢为的横店人和来自各方的追梦人,一边致力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一边合力将这个梦幻小镇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梦工厂”。
没有什么语言能比数字更具说服力。让我们透过数字来审视一下那个在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横店吧
●1975年,横店占地39.7平方公里,辖40个村,现已扩并为117平方公里,设有17个行政村,10个社区,94个小区,户籍人口8.2万,外来流动人口5万,就业人口已达9.6万。横店建成区面积从1995年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了现在的25平方公里。
●自从1996年为电影《鸦片战争》建起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后,横店在14年里陆续投资70多亿元,建成了“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明清宫苑”等28个影视拍摄基地和11个大型高科技摄影棚,加上森林公园,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基地内各式建筑美轮美奂,场景应有尽有,影视制作、器材、制景、道具、服饰、灯光等一应俱全。
●横店集团从2000年2月起向国内外摄制组免费提供所有拍摄基地。如今,在横店已拍摄《鸦片战争》《英雄》《无极》《汉武大帝》《功夫之王》《神探狄仁杰》《木乃伊3》《潜伏》《英雄》《雍正王朝》等影视剧,累计接待剧组700多个,拍摄影视剧18000多部(集),横店成了中国拍片最多的影视基地。
●2009年,影视实验区入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46.25%,上缴总税费1.47亿元,同比增长34.93%;纳税超百万企业44家,比上年翻一番;入区企业达到327家;接待剧组106个,同比增长24.71%。
●2009年,横店接待境内外游客6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7%,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在浙江省300多个旅游景点中位列前三强。其中影视表演节目《梦幻太极》一台戏一年就“撬动”消费1个亿。
●横店演员公会登记注册的“横漂一族”有3500多人。2008年,实验区开辟了横店镇荆江片和南上湖片的群众演员队伍,并先后与有关技校协商了群众演员合作事宜。
●横店个体工商户达1900多家,从事“三产”的劳动力占2.19万人。仅在横店注册拉“黄包车”的四川、江西等地农民就有220余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年1~5月,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入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元,上交税费0.9亿元,新增企业29家,至此,实验区共有356家企业入驻。
文化在经济困难时期有着抚慰心灵、振奋精神的特殊作用,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具有“反周期”的独特属性。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对发展中的中国文化产业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达63亿元,比上年激增20亿元,金融危机中“口红效应”显现。
影视城缘起于徐文荣与名导谢晋的第一次握手
“除了私人的房子、政府的房子,其他都是横店集团的,连路都是横店集团修的。”穿行在横店的大街小巷,遇到的几个横店本地人都这么说。让横店人津津乐道的是“老爷子”徐文荣当年跟一位省委领导描绘在横店发展旅游业蓝图时被泼冷水的段子。没有黄山那样奇峻的山,没有西湖那样秀美的水,没有杭州笕桥机场那样湛蓝的天,没有可以建机场那样大面积平坦的地,横店拿什么来搞旅游业?领导的话句句在理,但徐文荣想要发展绿色的朝阳产业旅游业、让当地人尽早摆脱一产、二产带来的发展桎梏的梦想没有破灭。
1995年底,著名导演谢晋筹拍历史巨片《鸦片战争》,却因拍摄基地无着落而焦虑不安。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闻讯,立即派人赶往上海与谢晋取得联系,并带回了拍摄基地的设计图纸和模型照片,徐文荣当即决定由横店集团全额投资建设拍摄基地的外景,并保证在半年内全部完成。
1996年1月24日,谢晋与徐文荣在横店签约。随后,120支工程队在一片荒岭上,顶风冒雨,日夜奋战。仅4个多月,投资4000万元、占地319亩,包括五大景区、150座各类建筑、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基地建成了。谢晋喜出望外,当年8月,他率摄制组进驻基地,《鸦片战争》如期开拍。而后,《荆轲刺秦王》《英雄》《寻秦记》《无极》等700余部影视作品拍摄于此。
注重发展工业的横店集团,由此看到了影视文化的广阔前景,调查论证之后作出决定:“做大影视文化产业,推动影视拍摄场地基地化。”而后几年,横店集团用同样的模式建成“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等景区。
1999年9月,美国影视杂志《好莱坞报道》的记者到横店采访,后刊发长文并配发6张照片,称横店这个江南小镇为“中国好莱坞”。也是在这一年,横店承办了首届“中国农民旅游节”,开始在旅游业上施展拳脚。
2000年,横店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今年4月被评为AAAAA级旅游区。
不断拉伸的产业链丰富了拍摄基地的内涵和外延,
提高了横店人的就业率,还吸引了大批外地劳动力
横店康庄路汽车站旁,几个三轮车夫聚集在树荫下聊天,一边躲避着正午的阳光,一边等候下一趟班车的到来。来自四川德阳的余小红夫妇笑眯眯地跟记者说起他们的横店生活。
余小红夫妇20岁出头就到温州打工,在温州待了10年之后,他们和老乡一起来到横店,因为听说这里有漂亮的影视基地,有大批的游客,还可能遇到在电影、电视剧里见到的明星。刚到横店,他们对拍摄基地充满好奇,去过几次之后,没了新鲜感,还是安心拉三轮车挣钱。
“横店是个好地方,治安很好,当地人不排外,房租每月110元,生活费比温州便宜。街上有很多四川饭店,还有很多老乡在这里,很热闹。”余小红还有个刚满20岁的女儿,在老乡开的宾馆里打工。说起那个老乡,余小红不无羡慕:“他脑子好,跟我们一起拉了3年三轮车后就开宾馆了,我们没那么大的胆量。”如今,他们一家三口在横店已经住了8年,偶尔回老家过年或者探亲,却发现已经不习惯家乡的生活了。“我能听懂东阳话,不过说不太好。”余小红笑眯眯地说。
23岁的徐银航来自桐庐,在康庄路做冷食批发。他和父亲刚忙完店里的活,正在吃午饭。徐银航说,他哥哥在东阳待了10年,如今跟妈妈在东阳市区经营一家冷食批发店,他和父亲照看的这家店是今年刚开的。“在横店做冷食批发的大多是我家亲戚。”徐银航的语气里不无自豪。
走进禹阳路上的一条小弄堂,朱大姐正在自家门前的小院里晒被子。朱大姐嫁到横店23年了,如今她老公在外做工程,女儿在横店一家企业工作,儿子在杭州上大学。她家有一幢4层小楼,一层自住,另外3层出租。租住者有外来打工者,也有来横店寻梦的“横漂一族”。“这23年,横店的变化可真是天翻地覆,街道变宽了,新造了好多房子,很多人家都买了汽车,镇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坐车,免费去景区玩,过年时还有红包拿。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朱大姐晒好被子,就急着和记者挥手告别,说要去女婿开的电脑店帮忙。
在禹阳路上开牙科诊所的杨政军5年前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他每天在自己的诊所里忙碌,闲暇时上上网,可对诊所外的小镇发生的变化还是很敏感。“横店的影视业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催生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杨政军是夏阳山村人,影视拍摄基地刚建成的时候,他曾好奇地去现场看过,后来就没什么兴趣了。杨政军说,他们村里有不少人去当过群众演员,有临时的,也有固定的,村里还有几个人干上了群众演员经纪人的行当,会按照剧组的要求四处寻找群众演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只要剧情需要,都有可能客串一把群众演员,跟明星大牌过把戏瘾。“我对影视拍摄没兴趣,可外地的同学、朋友对横店影视拍摄基地充满向往,每次他们来横店玩我都得陪同,每次前往都会惊讶地发现,又有新景区开发出来了,场地设施和现场管理又升级了。”
2000年2月,横店集团宣布向国内外摄制组免费提供所有拍摄基地,许多剧组慕名而来。接下来的几年里,《英雄》《无极》《汉武大帝》《功夫之王》《神探狄仁杰》《木乃伊3》等等影视作品都在横店拍摄,使横店成为中国拍片最多的地方。如今,影视城、太阳城共28个大型实景拍摄基地,继续供剧组免费拍摄,让剧组取景如鱼得水;去年8月开始,11个大型高科技摄影棚也陆续向剧组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