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几本书带你重温历史,砥砺前行

作者: 时间:2019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个人图书馆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

时间回到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备受苦难、任人鱼肉的中国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以一种近乎奇迹般的速度发展起来。

 

在通讯方面,华为手机在5G领域一马当先,受到了国内外一大批人的追捧,破除了中国人只能造杂牌手机的荒谬言论。

在天文探索方面,又是中国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人类印记,证明了我们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杰出能力。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70年来,我们不畏风雨,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令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

70年前,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建立了新中国,70年后,作为后代子孙,我们更应该继承先烈们的遗志,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以下几本书 与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有关的书,希望借此重温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01 马迭尔旅馆的枪声

 

1936年,日本为实现对外扩张、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秘密制定了向太平洋地区扩张、对美国宣战的南进计划和进攻西伯利亚、侵略苏联的北进计划。

但围绕着到底是实施南进计划还是实施北进计划,日本海军与陆军高层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就在日军参谋部的高层对此举棋不定之时,苏联远东地区内务部部长柳什科夫少将叛逃到了伪满洲国。

柳什科夫叛逃到日本特务机关后,不仅供出了苏联准备待日本在中日战争中消耗力量后就对日本发动进攻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向日本特务机关提供了斯大林在黑海海滨城市索契的疗养胜地——马采斯塔温泉的警卫情况和地下通道的详细图纸。

获此情报,日军参谋部主张实施北进计划的人如获至宝,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一个暗杀斯大林的惊天计划——“猎熊行动”,便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被炮制出来。

多年以来,苏联情报机关对“猎熊行动”一直守口如瓶,直到解密期到来,“猎熊行动”的真相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本书围绕这段真实事件展开,最大可能地还原了当时错综复杂、惊险万分的斗争境况。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1938年秋天,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路边的树叶已微微变黄,秋风过后,树叶纷纷飘落,有的在空中飞舞,有的随风儿在行人脚下滚动。秋天的到来,给充满欧式风情的哈尔滨带来了别致的景色。

 

在军队中,一个叫弗拉基米尔的中卫,自称受斯大林的秘密指派,寻找一个叫满洲之狐的人,在传说中,满洲之狐是一个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曾经两次粉碎过日本人刺杀斯大林的计划,而最著名的就是猎熊行动。

 

02 吕梁英雄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发起全面进攻。当日寇顺着平绥铁路、同蒲铁路打进了绥远、山西的时候,几十万晋绥军,只是乱招架了一阵,便望风而逃,跑到了重庆大后方去了。留下的老百姓只能逆来顺受,遭受日寇的欺凌侮辱。

1942年春天,日本侵略者对吕梁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八路军为了集中兵力更好地打击日寇,粉碎敌人围攻,主动撤出根据地。一时间,吕梁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而此时康家寨老财主康锡雪为了夺回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失去的钱粮,重树自己在村里的威势,不惜勾结日本人,充当汉奸。

小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体现了吕梁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英勇精神。

 

03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充满着野性的作品。

小说描述了在高密东北乡里,“我”的祖先轰轰烈烈、英勇抗争的故事。

“我”的爷爷余占鳌简直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人,他既是土匪头子,又是抗日英雄。他领导的农民队伍,没有经过革命思想的洗礼,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抗日,是因为看到了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疯狂屠杀,看到了罗汉大爷的惨死等,生出一种复仇心理。

“我”奶奶戴凤莲,被为了钱财的曾外祖父嫁给了得麻风病的单扁郎。奶奶在出嫁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剪刀,这把剪刀无论是为单扁郎准备的,还是为她自己准备的,都充分地表现了奶奶捍卫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的精神。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

 

他们杀人越货,他们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04 平原枪声

 

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历史。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不战自退,使得日寇很快占领了冀南地区。

日寇与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欺压人民,残害百姓,采取一系列卑鄙的手段,妄图扑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势力。

面对残酷的现实,共产党领导冀南人民,与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最终,在党和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当地的抗日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珍惜当下的幸福。

  05 保卫延安

 

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

作者杜鹏程根据著名的“延安保卫战”展开情节,描绘了规模宏大的全民抗争场面,是对历史的高度还原与概括。

小说以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交代了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人民军队以少胜多,最终取得了延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保卫延安》不仅生动地刻画了革命战争的英勇氛围,还有力地突出了革命战士的精神风貌。

读者在欣赏小说情节的同时,一定能透过历史的云层,回望那段难忘的革命时光。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平时,人们很少注意这身边习见的事物,很少注意这黄土山岭、红土山沟和那家乡上空的云彩。如今,战争来了,人们要和这一切分别的时候,便觉得,往日那难得的时光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许多美好的事物也没有努力去理解它。

 

这一对稚气而晶亮的小眼睛,还不知道残暴的敌人怎样残暴,也不知道真正的战争和生活的艰难。

 

 06 林海雪原

 

读者朋友,你可能看过《智取威虎山》这部电影,主人公杨子荣只身卧底土匪巢穴,配合组织成功剿灭了东北悍匪“座山雕”。

这部电影正是由《林海雪原》改编而成,作品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英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作者曲波有着坚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根基,他的这部作品,是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

翻开这本书,感受那些机智勇敢的东北民主革命军人,是如何与土匪斗智斗勇的。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两军对阵,对危险的处境丝毫不能期待什么侥幸,只有用智慧用勇敢来转危为胜。

 

共产主义的战士都是相亲相爱的,革命队伍是温暖的家庭。

 

07 逐鹿中原

 

这是一本现代军事小说,形象地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的战斗历程。

柯岗作为一名新华社野战军记者,为我们带来的这部《逐鹿中原》充满了革命激情与家国情怀。

小说从一个普通解放军士兵的成长入手,历经重重波折,毅然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投身于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中。

作品着重描写了淮海战役、襄樊战役等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社会责任感。

乱世之中,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放全中国。

翻开这本书,不难发现,党就在你我身边。

 08 圣天门口

 

上世纪初到60年代,大别山区一个叫天门口的小镇上,雪家和杭家两个家族上演了一场恩怨纠葛,《圣天门口》以大别山区天门口小镇为视点,以小见大,展开了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风云故事。

鄂东大别山区天堂山下的天门口镇,生活着两大家族——雪家和杭家。雪家尚文,杭家崇武,镇上的人敬畏和依赖着雪家和杭家,过着和平的日子。

外乡人狗头因为仰慕雪家的仁德之名,把自己的女儿阿彩送给了雪家做儿媳,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新郎雪茄却在私下里与别人成婚了。

俗语讲,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杭家老三杭九枫只看了阿彩一眼,便死心塌地地爱上了这个被抛弃的姑娘。

无奈天意弄人,阿彩的父亲狗头后来却被杭家二哥所杀,阿彩和杭九枫陷入了欲爱不能的境地之中。

随着革命声势的逐渐浩大,天门口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部国内罕见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巨著,小说从雪家和杭家两个家族的遭遇起笔,共涉及到五十多个人物,刻画了一群小人物的大命运史,展露出人性的光辉与卑劣,深刻反映了国运与个人命运的变迁。

 

09 上将风云录

 

这本《上将风云录》所收录的人物,都是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披荆斩棘、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过的我军高级将领。

他们是人民的功臣、时代的楷模,是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

本书由刘培一主编,除了反映革命前辈们在战争年代做出的贡献,还描写了许多轶事,是辑录我军重要军事人物最全面、最权威的图书。

所谓一叶知秋,滴水映海。轶事和风采同样能让读者聆听到,革命前辈们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发起的呼唤。

他们的高尚品德、坚定的信念、过人的胆略、非凡的才能,犹如明亮的星辰,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共产党人,去倾听他们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绚丽乐章!

 10 群星闪耀延河边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但由于当时记录条件和记录意识的缺乏,会议本身还存在很多谜团,甚至连参加这次会议的确切人数都没有确定。

作者高慧琳通过采访会议的亲历者和当时在延安的革命前辈,刨根究底追问历史详情,并做了全程录像,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做出了重大突破。

本书第一次全面反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者的情况。通过艰难查考,根据各种资料,查明参加者134人,并逐一查明其生平,尤其关注其在延安时期的经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表现,以及后来离开延安后的情况等。

这本书为这段中国革命史和延安文艺史上的光辉历程,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历史的记载,值得永远珍藏。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来由、过程及其影响,一直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人们所重视的,在今天来回顾这次会议,是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

 

当年我们在延安时,一起学习、工作和战斗的很多战友,现在绝大多数都谢世了,还有很多人在战争和革命中就献出了生命。后来,每次回到我魂牵梦绕的延安,就会想起当年我的许多战友和领导,还有前辈和老师。

 

  • 151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