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级国有资产占全国国有资产的20%。2010年5月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的全国县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现场会上,义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成为各省区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探讨和学习的内容之一。
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迅猛增长
义乌以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市场,是义乌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30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义乌一直保持着繁荣稳定的发展态势。在市场高度繁荣的同时,义乌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也迅猛增长,并颇具规模,成为推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09年底,义乌国有资产共涉及经营性国有独资、控股企业26家,企业总资产260多亿元,国有权益92.6亿元,实现主营收入58亿元,利润总额12.1亿元。
2006年11月,“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发布。这是我国唯一一个日用消费品批发指数。通过几年的发展,该指数现已成为全球小商品采购价格的风向标。它所依托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20.44 -1.45%],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采购中心。小商品城是上市公司,是小盘股、基金重仓股。但在2008年初,义乌市国资公司的股权比例低于40%,机构或个人有可能通过在二级市场收购多数股权而取代大股东的地位。如果这样,私人投资者的短期利益与义乌地方政府发展市场的长期利益很可能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小商品城以及义乌市竞争力受损。义乌市政府对能否牢牢掌握像小商品城这样的关键产业、关键资源的控制权越来越关注。
2008年8月,义乌国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国际商贸城三期即将竣工,义乌市委、市政府和小商品城共同决定,由小商品城来经营国际商贸城三期,并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使义乌国有资产实际掌控了小商品城55.82%的股份,绝对控制了小商品城上市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国有资产可以利用小商品城这个上市公司的平台得到最优的运作,得到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小商品城也避免了同质竞争,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公用事业是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事业,在很多地方,这样的项目政府只能贴钱。但义乌市决定市自来水厂扩建和管网建设工程,由义乌市公用事业有限公司全额投资3亿元,该工程包括建设上溪、赤岸、苏溪3个乡镇水厂及相应管网的建设,政府只在管网建设、财政贴息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事实上,只要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改革国资监管体制加强法治建设
为了发挥义乌市国有经济的潜力,改变以往国有资产分散发展的局面,将国有资产平台做大做强,建立“完善出资人法律制度,构建权责相称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2009年3月,义乌进行了新一轮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正式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对市属国有资产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依法成立了四家大型市属国有企业:义乌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小商品城恒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交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组后,四大公司依法各有自己的经营范围,如小商品城恒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受让政府持有的浙江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林业开发公司、粮油储运、农村发展公司等企业的国有股权的划转后,将成为义乌市专门从事市场开发和投资的国有企业。四大市属国有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了市场开发和投资、物流场站、公共交通、自来水、污水处理等关系到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公共资源领域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行业。
义乌市政府制定了《义乌市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界定、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备案制度、责任追究等作了明确规定。义乌市政府还出台了《义乌市市属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试行)》、《义乌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试行办法》、《义乌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试行办法》、《义乌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规定》等地方政府规章。这些规定的出台促进了义乌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义乌明确建立“国资局—国资公司—企业”三级国资监管架构,推进国有资产向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集聚,使义乌的国有经济主业更集中,分工更明确,定位更清晰。此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中的新模式以资本运作为手段,鼓励国有公司上市,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进程,实现国资价值最大化,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放大、导向、控制功能。
义乌国资监管改革经验的启示
义乌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经验给人们很多启示:
一是要坚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信心。在义乌这样一个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国有经济体一放了之,一卖了之,而是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控制的土地、房产、道路、管网等公共资源搭建大市场这样一个平台,小商品城的房地产只租不卖,让国有、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平等准入租赁经营,按市场规律充分竞争,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二是市场要由政府来主导建设,注重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关乎经济命脉产业的领域和行业,义乌地方政府积极有为。如在市场建设、公路交通、物流场站、公用事业等关键领域,政府主动调控不放松,涉及各项重要民生的行业由政府主导,市场建设由政府主导,从而保持足够的调控能力。而“国资局—国资公司—企业”三层国资监管架构是义乌独具一格的创举。这种基于地方实际的国资监督新模式,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促使义乌市的国有经济和民营、外资经济更好地相辅相成的发展,激发地方国有经济的活力,发挥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三是加强法治建设,按照市场机制依法对国资监管体制进行规范。义乌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政府规章,从建章立制入手,将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规范化、法治化。通过《义乌市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界定、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备案、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义乌市市属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试行)》,实现精简机构、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降低劳动用工风险;通过《义乌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创新管理模式,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通过《义乌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试行办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监管,解决损失浪费问题;通过《义乌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规定》,建立科学考核制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者的积极性。法治建设对创新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切实维护国有资本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