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经济全局之间“一荣俱荣”的良性互动关系正在凸显
“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调整杭州市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说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
2010年,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日子明显“好过”起来了——不仅实力与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状况也继续向好。
来自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杭州市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资产总计达4860.43亿元,同比增加482.12亿元,增长11.0%;企业从业人员27.0万人,同比增加1.95万人,增长7.8%。
一季度,杭州市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310.06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1.28亿元,增幅由去年同期的负增长1.0%,转变为正增长28.3%。
从分行业情况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整体向好,营业收入增幅同比均实现由负转正,增幅分别提高了31.4、31.6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作为杭州市重点扶持的产业,营业收入增幅同比提高了6.4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的一组数据是:一季度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8.9%,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回升势头强劲。
诚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杭州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经济全局之间“一荣俱荣”的良性互动关系正在凸显。
从“主辅分离”到打造“工业设计之都”
4月27日,2010“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企业与工业设计机构对接会正式举行。这场由杭州市政府主办,市科技局、市经委等承办的大赛吸引了清华大学等16所知名高校以及众多企业协办。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杭州市每年举办工业设计大赛,成为设计师展示创意、企业寻找人才的平台。
杭州市经委主任赵纪来告诉记者,杭州市将工业设计作为工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为此,去年市经委出台了《杭州市工业设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并在下城、下沙、萧山、余杭等地筹建市级工业设计园区,评选出杭州市十大工业设计精英。全市主要工业设计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杭州还将举办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大奖赛、婴童产品创意大赛等多个设计大赛,目的就是要打响‘工业设计之都’的品牌,实现‘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的转变。”赵纪来说道。
据了解,早在《杭州市中介服务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杭州市就明确将生产性服务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八大中介服务业之一。
2009年10月,杭州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投资服务、技术服务、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工业设计、检测检验、安装装饰、广告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实体。《意见》还在税收、用地等诸多方面对“主辅分离”提出了优惠措施。
《意见》指出,此举是为了鼓励工业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
“高地”悄然形成
阿里巴巴无疑是杭州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企业之一。而在杭州,源于为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俨然成了一个“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08年被正式授予“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称号的杭州,电子商务网站总数占到全国的1/5以上,网盛生意宝、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都是闻名全国的“杭州制造”。
杭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涂东山表示,全国领先的行业网站,对杭州40多个块状经济发展以及杭州工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服务外包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近年来,杭州服务外包的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
2009年,该市服务外包业离岸执行达到9.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有9家企业进入“2009中国100强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排行榜,数量居全国第三。2009年初,杭州还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