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这是一方造梦的热土。
演绎“沧海变桑田”的神话,需要多长时间?
临海东部区块党员干部的回答是:4年。围垦北洋涂和南洋涂时,他们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将昔日一片芦苇摇曳的荒凉滩涂,改造成一南一北更具开发潜力的两块平整的土地。
演绎“桑田变工业园”的神话,需要多少时间?
临海东部区块党员干部的回答是:10年。建设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时,他们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将昔日的一片荒地,建设成一个厂房高耸的化学原料药园区。
演绎“工业园变滨海新城”的神话,又需要多长时间呢?
临海东部区块党员干部的回答是:10年。根据规划,未来10年里,眼下还是田畴层叠、阡陌交错的东部区块,将跃身变为一座霓虹闪烁、楼宇高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台州未来看沿海,临海希望在东部。穿行在临海东部区块这方热土,面对着这里几乎一天一个样的变化,外来造访者难免会产生时空错乱之感。于是,一日短短的造访,记者就有了这小小的拍案“三叹”:
一叹:到东部区块规划馆走一圈,会让人产生置身欧美滨海风情城市的幻觉。幻觉背后,反衬的是规划的高起点和高档次。
五彩的灯光亮起,激越的音乐响起,走进临海东部区块规划馆,一座梦幻般的城市徐徐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两条长长的公路,一左一右伸向大海,把海上的几座小岛连接起来,从而构筑起一个东方深水良港。港口上,巨轮进进出出,锚机往来穿梭。作为台州未来的中心枢纽大港,这个港就是建设中的头门港。
海边,白沙湖海水湛蓝,细沙温软;两翼矮山上,绿树茵茵,芳草萋萋。山和湖背后,一幢幢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金沙、碧海、阳光、绿树,这个洋溢着欧陆风情的小城,就是未来规划中的临港新城。
南洋区块,生产绿色医药制剂、新型材料的企业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北洋区块,汽摩配件、不锈钢等工厂机声隆隆,生意红火;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的三大工业区,就是临海眼下着力打造的东部区块三大产业平台。
“一港、一城、三片区,这就是我们东部区块的三大规划重点和亮点。”陪同记者参观的临海东部区块管委会副主任王修方说,每天,规划馆都会迎来不少游客参观。到过这里的人,无不赞叹这个规划档次高,有气势。
如何在东部区块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临海上下可没少花心思和精力。据王修方介绍,为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近几年来,围绕东部区块建设,临海相继完成了东部区块总体规划、省化学原料药基地滨海园区总体规划、临港新城规划、临港新城中心区详规、东部区块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如果再加上绿化、供水、供电等专项规划,叠起来恐怕得用车拉。
规划是建设的基石。临海对规划的重视,还体现在东部区块规划馆的建设上。为了让外界了解临海东部区块完美的发展蓝图,去年,临海市斥资1500万元,修建了这座建筑面积逾3500平方米的场馆。王修方说:“一流的蓝图打造一流的城市。实践证明,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周边村民和渔民,看过东部区块规划馆后,无不赞叹这里规划档次高,水平一流,看后振奋人心。”
二叹:一张张图表,将东部区块每年建设进度逐月细化。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管理”,折射出东部区块建设的高速度和高效率。
从杜桥驱车前往临海东部区块管委会办公楼,沿途看到挨挨挤挤放着一根根巨大的自来水管子。一打听,才知道日供水20万吨的牛头山引水工程,因为要抢在明年年底前接至东部区块医化园区,眼下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抓紧施工。
“36个月的施工期,目前已过去了将近一半。”王修方说,为了确保按时用上水,管委会采用倒逼机制,每个月都要确保工程按照进度表进行施工,一天都不能耽搁。
交通方面:台金高速公路东延线年底通车;8305道复线计划两年内通车。
供电方面:2座110KV变电所明年投产……在东部区块采访,才知道涉及到东部区块的每一项基础设施,都采取这种倒逼机制,落实专人进行跟踪。
大至战略目标,小至道路绿化,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倒逼机制,被管委会如影随形地应用到了各个角落。
在管委会三楼一间会议室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3张大图表:一张是管委会2010年目标进度示意图,上面逐月列出工业产值、工商税收、工业性投入方面完成情况;一张是2010年东部区块工业性投入目标分解图,上面列出了62家骨干企业今年要完成的投资金额;一张是东部区块5年奋斗目标,详细列出了2007年至2010年要完成的各项指标……“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也用数字化管理来推进园区各项工作。”王修方说,有了这一张张表格,上至整个园区,下至每名员工,一年到底究竟干了多少,成绩好差,一目了然。
从沧海变桑田,从桑田变工业园,从工业园再发展为滨海小城,王修方说,东部区块短短这10年内的变化,这种科学的数字化管理功不可没。“现在,园区里要完成一项工作,基本上是‘用数字来说话’。”
三叹:某地三大支柱产业,短短4年功夫,就有两大行业几乎“一窝端”地给搬到了东部区块。这种惊人引资能力背后,凸显的是东部人建设的高水平和高能量。
东部区块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分外抢眼。
短短4年功夫,台州5大医药原料药上市公司,有4大企业选择在医化基地落户;温州某区三大支柱产业中的不锈钢、合成革两大产业,几乎“一窝端”选择在南北洋区块落户……从2005年东部区块管委会成立,短短几年功夫,企业就从当初的三四十家,增加到现在的140多家,工业产值也从当初的9亿多元,增加到去年的40多亿元。因工作出色,东部区块已连续两年在市沿海产业带建设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因为神奇的发展速度,如今东部区块创造的“东部速度”正声誉鹊起。
“东部速度”背后,是东部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一次,东部区块管委会副主任张钊带人去温州招商,在一家企业,从上午上班开始,一直坐到下午两点钟,才见到匆匆从国外飞回来的老板。而当张钊与老板谈完合作事宜吃上饭时,窗外早已是暮色四合,街灯通明。
张钊说,这样毫无规律可言的生活,对于招商人员来说,出去一趟往往就要在外地呆上两三个月。
有耕耘,必有收获。张钊说,随着入园企业陆续投产,目前区块内工业产值每隔几年就要翻番增长。“要不了四五年,我们就可以实现当初提出的‘再造一个临海工业’的梦想。”
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东部人眼下开始更关注发展的质量。王修方说,前阵子,管委会给37个医化企业发放了一本“EHS操作指南”的小册子,从工厂设施、人员管理、事故反应等方面,要求企业搞好清洁生产。“只有切实抓好环保,才能对得起国家级原料药基地这一‘国字号’称号。”
风起潮涌,只争朝夕。眼下,在“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战略的指引下,临海东部区块创业激情高涨,创业力量勃发。一个布局科学、区位优越的临港新城,正阔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台州日报 林远锦 朱小兵 陶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