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台州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23%,比上年提高1.31%

作者:许灵敏 时间:2016年04月08日 信息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昨天下午,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召开,市残联副主席、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张加正在《工作报告》中说,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以保障改善残疾人民生、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为抓手,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和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加快推进残疾人实现更高水平小康,全市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23%,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台州全面奔小康路上,残疾人朋友一起前行。

    基本生活保障“兜底”

    有这样一组数据值的关注:

    截止到去年底,全市共向16820名的就业年龄段无固定收入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完成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3127名,扶贫脱贫1616名;深入实施安居工程,帮助17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完成危房改造。

    “我市的残疾人朋友基本生活能够兜底。”市残联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推进残疾人小康工程一颗不停步,目前,已基本实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残疾人单独施保、全额享受低保金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同时,逐步将托安养工程受益范围扩大至18-60周岁的残疾等级二级,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完成残疾人托(安)养工程10312名。

    成绩来之不易,但困难依然不小。据残联部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占社会平均比例为48.93%、78.37%。另据调查,全市低保家庭中,残疾人家庭接近三成,他们的生活状况明显滞后于社会平均水平。特别是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残疾人,收入来源匮乏,奔小康难度较大。

    另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我市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生活补助比例为68.42%,重度残疾人及精神、智力残疾人享受托安养、庇护服务的比例为48.82%,享受危旧房改造补助和保障性住房比例为71.62%,康复服务比例为76.67%,学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为70.96%,社区服务比例为45.4%,就业年龄段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接受就业扶持比例为58.62%,这说明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服务供给离残疾人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全面推开商业保险助残心中“有底”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地的残疾人已经全面实施参保补贴政策,尤其城乡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但是,这依然不够,根据省残联关于开展残疾人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要求,需要商业保险助残来补充。

    为此,前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率先在临海探索建立包括残疾人住院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在内的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试点工作,效果非常明显。

    “心中更加有底了。”市残联主席张加正说,在临海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此项工作今年在全市全面推开作。到目前完止,各地将18周岁以上持证残疾人纳入此次参保范围,形成了“基本医疗报销﹢大病医疗保险﹢规定医疗救助﹢其他专项救助”的医疗保障与救助机制。

    今年,我市要加快推动两个《实施意见》落地:

    ———推动市政府制定出台更加具体、可操作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出台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办法,并推动各地将《实施意见》的政策与措施写入当地党委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之中。

    ———推动市政府制定《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费补贴、残疾人康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的发放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拓展项目,提标扩面;同时处理好与以往各项补贴的相互关系,搞好新老政策对接,使残疾人最大程度受益,杜绝发生应补未补、该补不补,或补助标准打折扣的情况。

    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坚持“到底”

    在去年的人代会上,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列入了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据介绍,各级政府加大督导力度,各地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其中玉环、温岭二期、黄岩、天台、仙居已开工,临海、椒江已落实场所准备开展改造,三门进入工程开工前最后审批阶段,路桥已落实土地。

    基础打好了,更需要科学运行,如何在托养中心运行方面更加合理、有效,温岭市先“吃螃蟹”,最先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将第托养区护理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运营管理。

    同时,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了解,单在去年,有6289例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免费实施助听、助明、助行等服务;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有序健康开展,完成的有309人,其中达到聋儿三级康复评估有33人;继续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惠及27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谈到今年的残疾人托养建设,残联部门雄心勃勃。据介绍,今年以残疾人康复、托养、护理、无障碍改造、文化体育、法律维权等服务为重点,将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力度,促进各级政府及社会对残疾人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是探索建立我市残疾人康复机构与医疗机构技术合作、托(安)养照料与养老、福利机构合作等机制。加快推进残疾人托养(康复)设施建设,争取全市有6家以上主体结顶或改造完成,新投入使用2家,新开工建设1家。

    另外,改善康复服务,今年的任务也非常明确,除了落实浙江省残疾儿童康复补贴办法,推进人工耳蜗、助听器、矫形器配置等康复救助项目,开展向社会力量购买自闭症、听力言语和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计划继续为全市3892名残疾人提供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为235名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服务。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快乐“无底”

    “残疾人能否真正奔小康,促进他们的就业、创业是关键。对我们残联工作来说,这也是快乐无止境的。”张加正介绍说,2015年,全市征收残保金2.59亿元,增长3.73%;实现残疾人按比例就业7677名,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127名、帮扶增收3179名,成绩非常喜人。

    对残疾人就业促进工作的探索不断创新,先前本报报道过的,全省首个创办集咨询、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孵化等方面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去年底启动试运营,目前已入驻农产品展示展销、就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盲人电影院、狮子会灵江服务队等项目。

    今年,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更让人温暖。记者了解到,有关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依法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奖励办法等计划都陆续出炉,确保2016年全市按比例就业达到8120人,当年新增340人。

    根据计划,今年的有关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创新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帮扶措施会更加到位,全市计划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1800人,巩固残疾人庇护中心105家,安置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庇护性服务)1400人。

    助残就业、创业也要紧跟时代脚步,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电子商务助残计划”,积极发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全市计划培训残疾人参与电商就业创业900人,积极为残疾人在电子商务、农产品展示展销、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志愿助残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实施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当地精准扶贫的攻坚对象,逐一核实贫困残疾人的建档立卡情况,精准对接脱贫帮扶措施,巩固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残疾人低收入户的成果。

  • 85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