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一行三会监管模式将迎变革 央行能否主导存争议

作者: 时间:2015年12月08日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时隔22年,刚刚过去的11月再度成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最鼓点密集的一个月。

    199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分业监管体制奠定基础,金融监管开始筹谋从央行“大一统”走向“四分天下”的格局。待后来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落地,这一筹谋过程整整延续了10年之久。

    今年11月以来,越来越壮大的呼声围绕着金融监管由“四分天下”回归“大一统”的体制改革。从写入月初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到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流露讯号,再到“人民币先生”周小川在月底的表态,重头部委几乎集体开腔发声,关于顺应新形势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消息不断。

    据记者了解,目前主流的设计方案分为两种:一是“一行三会”(指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合并,成立金融监管局;另一种是由央行牵头成立监管协调机制。无论哪一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将打破“九龙治水”的现状,金融监管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可能应运而生。

    最高决策层为改革“站台”

    11月4日面世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修改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决策意图首次明确地跃然纸上。其中,“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的表述,被广泛解读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5天之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提到,要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再次坐实了现行“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将迎变革,并体现出最高决策层的重视程度。

    11月1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公开建议,要把“一行三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设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

    更细节的表态出自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25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作为“一行三会”中最核心的机构掌舵者,周小川撰文强调,将“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市场据此判断改革步履已近。

    “强化综合经营监管,实现新型金融业态监管全覆盖。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以理财产品、私募基金、场外配资等为代表的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全覆盖。”周小川在文中如是写道。

    而近几年金融业态的变化正是金融监管体制思变的重要内因,目前由多头多级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领域的模式已不再适用于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

    地方银监部门的一位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过去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很少,分业监管体制诞生于我们国家金融体系还很稚嫩的阶段,优势是能够阻止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传递。”

    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金融衍生品出现和金融业务交叉。“比如银保渠道可以在银行柜台出售分红类保险产品,在分业监管的制度下,是由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负责,存在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上述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再比如不断出现的网络金融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金融业务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显得力不从心。”

    记者注意到,原先传统的以保险业务为主的公司如今旗下综合了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租赁业务等,许多银行也发展成了拥有众多金融衍生品的投融资平台,相互渗透的跨界混业经营与现有分业监管体制已经不相兼容。

    一位在银行从业超过20年的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现有体制下,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仍然具有监管职能,和‘三会’的监管职能存在一定重叠,比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央行和银监会上报同样的报表,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事件、案件也同样要上报不同监管机构所对应的监管部门,这就造成了重复监管,效率低下。”

  • 45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