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茭白上市时节,行走在黄岩田间地头,一畦碧绿的茭白叶迎风摇曳,昭示着丰收的佳讯。在春风春雨滋润下的茭白长得白白净净,卖相着实不赖。当地的茭白种植户们正抓紧收割,一车车往外发运。这个时节也忙坏了一批人,他们就是被称为“茭白经纪人”的贩销大户们。陈良银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些天,陈良银的手机基本没怎么歇停过,来自各地的订货电话把他忙得团团转。接订单、组织收购茭白、发货……“现在上市的茭白叫‘夏茭’,秋天上市的叫‘秋茭’。”老陈说,“目前还没到上市旺季,每天只发两车茭白,10吨左右。五一后就更忙了。”
今年47岁的陈良银是黄岩新前茭白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从事10多年茭白种植的陈良银,2003年开始,自家不再种植茭白,而专心当起了“茭白经纪人”。
据陈良银介绍,他的合作社目前有社员210人,茭白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在当地,类似的合作社还有好几个。当地的茭白大多采用培土栽培和薄膜覆盖技术,种出来的茭白上市早、品质好,很畅销。
随着业务的不断做大,几年前,他的合作社注册了茭白品牌“箭山牌”。“现在啥都讲究品牌,有品牌了,我们的茭白就更好卖。”陈良银说,“茭白最畅销时,价格比猪肉还贵哩。”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包装上下功夫,将之前能装35公斤、40公斤茭白的纤维袋,改换成了装5公斤、10公斤茭白的尼龙袋,方便人们购买。“‘夏茭’好卖,‘秋茭’相对产量较低,可采收后冷藏起来,待元旦期间上市,也能卖个好价钱。”讲起销售经来,老陈是一套接一套。
现在,合作社专门有一批人在全国各地卖茭白。“我们有六个组,分别在张家港、常熟、上海、杭州等地销售茭白。”陈良银介绍,“我和几个朋友在杭州做。我负责收购,不仅收购黄岩当地的茭白,云南、福建……哪儿有生产茭白的地方基本都去过了。一年下来,经手的茭白数量不下400万公斤。”
据了解,黄岩区目前的茭白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去年年产量9.7万吨,年产值达2.28亿元。一株小小的茭白正逐渐发展成一个特色产业。“拿去年来说,一般茭白田的亩产收益在4000元,好的要超过5000元。一年下来,平均每个社员有四五万元的纯收入,比一般务工的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