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修炼内功 抱团出击 临海“小”草莓显现“大”效益

作者:翟晓宇 时间:2010年05月07日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今年的草莓价格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平均每斤比往年高1.5元左右,最高价格达到了每斤30元。”时下,在临海邵家渡街道,当地一莓农告诉笔者。

    据了解,临海邵家渡街道种植草莓已经有50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40个行政村中有一半种植草莓,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亩产1500多公斤,年产值5000多万元。

    自2002年第一家草莓合作社应运而生以来,邵家渡至今已有7家专业合作社。临海市工商局积极支持区域化布局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当地农民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草莓种植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支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的规模。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我们莓农之间不仅开始相互交流各自的种植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还在抵御风险、谈判价格等方面加强联系,变竞争为合作。”该市中台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冯常明说,“合作社内部也制定统一标准,社员们的草莓由合作社统一把关,保证出售的产品质量。”

    当地草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枧桥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学军说,刚开始种植的草莓90%以上是“丰香”品种,产量低、抗病能力差、果实较软不易保存运输。为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率先引进了俗称牛奶草莓的“红颊”品种做实验,该草莓带有淡淡的奶油味、糖度高、果实较硬、更易保存。随后,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优质种苗,加强对社员的田间技术指导。

    如何提高草莓行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摆在农户面前的又一难题。为此,当地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培育和扶持,鼓励各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并积极支持他们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

    “我们的枧桥牌红颊草莓刚刚在全国优质草莓评比中得了金奖,这是全省唯一获得金奖的品牌。”提起愈做愈大的草莓生意,徐学军脸上洋溢着骄傲。

    草莓种植户金保富的农庄自开发双休日“果园尝鲜游”后,不但减少了采摘、运输的费用,经济效益也提高了30%以上。当地的草莓已经从单纯的种植业延伸到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

  • 146人
  • 1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