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第107届广交会
■特写■张李源清
第10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一期日前结束。据广交会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一期境外到会采购商共计104169人,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3.3%;出口成交171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增长9.8%。一期机电产品成交147.1亿美元,其中家用电器仍然是成交主力,成交57.2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增长7.9%。
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陈朝仁认为,虽然第一期采购商到会人数和出口成交量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与金融危机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记者日前在走访一期家电展区时看到,很多企业的展厅已经收拾完毕。官方数据虽然未如预料的那么惊喜,但明显具有回暖和复苏的迹象。部分参展企业员工认为,目前成交量增长只是恢复性增长,汇率、成本和政策变动是现在最大的担心,而且外贸摩擦增多,所以并不敢放手成交。
“前两届受金融危机影响,场面太冷清,所以现在一期有些成绩,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今年以来的订单数量已远超去年,处于较好的发展趋势。但能不能真正拉动全年的交易额,还需要观望。”连续多年代表浴用品公司参加广交会的王亘对记者说。
电器产品出口商陈阳也深有体会:“一期的交易额还算达到了公司预定的目标。但目前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我们是不轻易接长单的。”
陈朝仁表示,按目前的可比口径,一期到会采购商总人数与创历史高峰的2007年春交会相比,下降8.1%。一期出现的积极变化,主要由预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以及补充库存等短期因素拉动,外需尚未完全恢复。
欧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在本届广交会上亦有体现。本届广交会到会的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客商明显增多。境外到会采购商比上届增长13.3%,出口成交比上届增长9.8%,但欧美到会采购商人数与去年秋交会相比却有所下降,其中欧洲下降5.2%,美国下降4.94%。
陈朝仁说:“单就机电产品而言,与第103届广交会机电产品成交的168.2亿美元相比,本届的成交额减少21.1亿美元,尤其是欧美到会采购商不升反降。下半年的走势尚难判断,应谨慎乐观。广大企业希望保持人民币汇率和出口政策稳定的呼声很高。”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本届广交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外贸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进行适应性的、主动性的和战略性的调整,建立质量提高、效益改善、资源节约、结构优化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产业水平和出口产品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