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台州:构筑平台促发展——涌泉镇“四农”联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作者:洪和胜 陶晓庆 时间:2010年04月03日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素有“橘乡”美称的涌泉,无疑是临海市的农业重镇。

    农业重镇如何做好“农”字文章?涌泉镇党委政府在农业合作社、农村金融服务、农家乐、农民康居工程四方面构筑平台,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康居工程,发展特色农家乐,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四农”联动不仅是临海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特色,也是台州市的亮点,引起了各级关注。

    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器”

    拥有柑橘核心示范基地面积1100亩,杨梅基地5000亩,联结社员基地8100亩,总固定资产达1280万元,年销售总额6000多万元,每年为橘农增收1000多万元……这是临海市涌泉镇“忘不了”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产”能。

    该合作社成立于8年前,是当时全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是解决当地橘农卖橘难,社员入社的原则是自愿、互利、民主、平等。

    各合作社凭借技术、信息、资金优势,在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联动,走生产合作、经营之路,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和共同构筑销售网络。

    这之后,当地合作社迅速发展。至目前,涌泉镇已建成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89家,涉及柑橘、茶叶、桑葚、杨梅、草莓等主导优势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梅岘村年产柑橘2000多吨。但以前橘农不知道用什么药,经常乱用,导致柑橘品质不高,卖不起好价钱。合作社成立后,村里开设了由2名高级农技师、3名农技师和2名植保专业人员组成的“庄稼门诊”,有问题专家随时解答,还可到田头现场手把手地教。这样一来,梅岘村柑橘品质年年提高,注册的“梅尖山”牌无核蜜橘还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橘农孔先进说,现在,我们村的柑橘根本不愁销路,仅此一项,社员年增收均在8000元以上。

    在涌泉,像孔先进这样的橘农还有许多。目前,全镇拥有几十个柑橘品牌和注册商标,说明当地人的品牌意识十分强。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贷款。

    为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涌泉镇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实施“以农民专业合作为主体,供销合作为依托,信用合作为后盾,互助社为补充”,集技术、信息、融资、营销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多位运作”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模式,在信贷品种、金融服务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享誉全省农村金融市场。

    最让当地农民津津乐道的是改成“一卡一点一服务”、“丰收小额贷款卡”、“合作社商标权质押贷款”、“资金互助社”等4个信贷产品模式。

    2007年初,涌泉镇在全省率先建立“放心农资信用点”34家,农民可以凭“支农授信卡”到指定的农资供应点赊购农资,贷款由供销社向农村信用社结算后,直接转成农民本人的小额贷款,无需抵押担保。

    去年初的冰雪灾害,让后泾村农户叶显云的3亩橘树大面积冻死。要补种橘苗和施肥,又没有那么多钱。这时,镇干部送来了支农信用卡,他买了价值7000元的柑橘种苗和化肥农药。

    2008年初,涌泉镇又推出了集循环小额贷款、资金汇兑、电子缴费等功能于一体的“丰收小额贷款卡”。至今,全镇已发卡1216张,授信总额5454万元,贷款4277万元。梅岘村村民蒋顺告诉记者,使用“丰收小额贷款卡”后,用多少贷多少,利息也省了不少。

    去年8月21日,“忘不了”合作社以浙江省著名商标“忘不了”作抵押,从临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得了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并与信用联社签订了全国首份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权抵押贷款合同。

    在此同时,涌泉镇又创建了新的金融载体,于去年11月创建了全省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店头村柑橘大户林顺妹成为该社第一个贷款人,从互助社借到了20万元。有了这笔钱,林顺妹去年柑橘收购的资金不愁了。

    目前,资金互助社共有103户社员。村民冯贻达是个贩销大户,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曾经一度急得团团转。但得知互助社有互助资金,他借了30万元,把社员的橘子收来卖到俄罗斯,至今年1月下旬,已净赚了10万多元。

    康居工程建在村民心坎上

    去年上半年,涌泉镇发动全镇机关干部下村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反映问题最多的是建房难。深入分析,主要原因是用于建房的土地指标少。

    一面是农民急需建房,一面是指标少,土地奇缺。怎么办?该镇以“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的方法,在几个村进行了试点,并采取村党员干部包干联户制度,责任到人。

    土地整治向康居工程建设转变,农民自建向代建联建转变,村庄建设向城镇发展转变,是涌泉镇康居工程建设的一大特色。

    正是坚持这“三个转变”,在康居工程建设中,涌泉镇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破解了农民建房需求日增和耕地保护任务日重之间的矛盾,还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农居环境,扮靓了新农村。

    截至目前,全镇4个康居工程实施顺利完成,共拆除老屋、危房旧房118户187间,9000多平方米;拆除应拆未拆老屋和乱搭建房子等41户48间,2328.6平方米,复垦新增土地面积21亩。

    68岁的沙渚村村民林小冬,一家9口人,30多年来和6户人家分别住在一间四合院的两层木结构房子里,十分拥挤,因为老屋无法拆除,多次申请屋基得不到落实。村里实施康居工程后,林小冬终于建起了两间四层楼房。如今,新房正在装修,不日即可入住。林小冬说:“告别了30多年的旧房子,康居工程建在了我们农民心坎上。”

    以橘为媒发展农家乐

    “看橘园景,采涌泉橘,尝农家菜。”不久前,椒江的黄福兴一家兴冲冲地来到涌泉镇南屏山农家乐园,与数不清的城里来客一起,捡鸡蛋、烧烤、品农家菜,笑声阵阵,其乐融融。

    南屏山农家乐园总经理张敏喜滋滋地说,橘熟时节,游客还可亲自体验摘橘子的乐趣。生意好时,每天到乐园的游客不下百人。可以说,农家乐休闲旅游带富了一方村民。

    在发展农家乐过程中,涌泉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等补助。同时,不断丰富农家乐的内涵,鼓励村民制作特色农家菜,推出涌泉精品旅游线路,开办“涌泉橘花节”和“中国无核蜜橘节”,使得农家乐的内涵不断丰富。

    如今,涌泉镇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越来越被游客所喜爱。“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耕文化”的惬意生活吸引着万千游客。

    农家乐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着实乐坏了当地百姓。外岙村是个不足200户的村庄,却有26户办起了农家乐。村里特地建立了民俗文化及农耕文化基地,成为涌泉镇典型的农家乐村。在镇里举办的橘花节期间,26家农家乐每天爆满。去年5月至今,村民冯仙友的农家乐仅游客吃饭收入一项就达7万多元,橘子的销量也增加一倍多。村民谭东飞说,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她的农家饭店人满为患,忙得不亦乐乎,收入可观。

    据该镇负责人介绍,涌泉镇已发展农家乐50余家,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营业额6000多万元,带动上千户农民从事农家乐相关产业。农家乐休闲旅游成了涌泉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 15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