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是30岁的保险公司职员王霞每周末的固定安排。昨天上午,台州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吴世永作了《看尽人生百态,方知情为何物——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漫谈》的讲座。王霞是坐在台下认真听讲的160多位市民中的一位。
如今,市图书馆每周一期的周末讲座,正吸引着大量像王霞一样的市民,催生出一批“听讲族”,他们已经把听讲座当成一种假日的休闲方式。
周末讲座受市民欢迎
来听讲座的,有家长陪伴的小学生,有工作了数年的白领,也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虽然他们的年龄和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用听讲座这种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为自己充电。
“像这样的讲座,图书馆每星期都会推出一期。”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牟哲明说,自2011年4月开设第一场讲座以来,市图书馆已经举办63场科普大讲堂、61场人文大讲堂、18期社科讲堂和其他一些讲座,听众逾2万多人。
“我们开第二场讲座时,186个座位的报告厅就座无虚席了,之后就经常爆满。”牟哲明介绍,当时一个月只安排了两场,讲座的内容也以人文为主。随着市民对听讲座需求的不断增长,图书馆增加场次,改为一星期一次,并且丰富了讲座内容。“现在讲座包括人文、科普、教育、金融等各个知识领域,立求满足不同文化水平、年龄层次市民的需求。”
听讲座成为假日休闲方式
“每星期我都会收到图书馆发来的讲座信息,只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就会跑去听。”杨先生是椒江一所中学的历史老师,他告诉记者,自从工作之后,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少了,而听讲座刚好满足他补充知识的需求。
52岁的方先生在一家机关单位上班,自从在图书馆听了一次讲座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听就是3年,越来越上瘾。方先生一般会选听有关社科文史类的讲座。他平时也会写点诗歌和散文。
“能够站在讲台上的人,基本上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方先生说,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会在讲座中穿插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个让他受益匪浅。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很难静下心来。”方先生说,其实听讲座不光是学知识,更是一种让心灵沉淀下来的方式。现在,周末到图书馆听讲座已成为他的假日休闲方式。
几乎每场讲座结尾时,主办方都会安排主讲人与现场听众互动。方先生对这个环节很感兴趣。“一场讲座,最迷人的地方在于讲演者与台下听众的互动。对很多听讲座的人而言,交流环节也是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方先生说,一个人的逻辑、学识,往往都会在这个环节中流露出来,继而成为一个重要的互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