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市外贸亮丽转身,今年1至2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外贸自营进出口25.07亿美元,同比增长5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1个百分点。
据海关统计,前两月的外贸进出口业绩中,出口20.82亿美元,同比增长5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进口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5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6.57亿美元。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95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60家。
市外经贸局相关人员分析,今年前两月外贸取得佳绩,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低。去年是我市外贸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一年,全年外贸进出口下降12.9%,1至2月份进出口额15.7亿美元,同比2008年下降22.9%。今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回暖,国际市场需求逐渐回升,我市外贸走势向好。
政策的滞后效应也是今年外贸佳绩背后的一大“功臣”。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我市工业企业拓展市场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全市外贸扶持资金增加到1000万元,加大了出口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参展补贴等扶持力度,帮助我市出口企业争取国家、省有关外经贸扶持资金3454.59万元。
外向型企业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为再次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内部动力。在去年12月份省商务厅公布的第二批“浙江出口名牌”中,我市15个品牌榜上有名,全市省级出口名牌总数达40个。外贸队伍不断壮大,去年我市共新批外贸获权企业736家,累计获权企业达5479家。
据了解,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曾连续10个月持续下降,去年11月开始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