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主运营沼气池,将猪粪转化为电能,不仅维持了养猪场的运作,还能将多余电能用于家庭照明,三门沿赤乡三角塘村顺发畜牧专业合作社养猪场化粪为电、变废为宝,让村民们大开眼界。
在该合作社,管道、酸化池、液氧池、取料池、储气罐等一应俱全。
“目前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好,等安装上20千瓦的发电组就可以正常发电了。”负责人陈如村说。
顺发畜牧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20余亩,目前养殖母猪100头,已经产下猪崽300多头。“今年我们打算增加养猪数量,争取全年肉猪出栏3000头。”陈如村说,“这么多头猪,产生粪便废水等排泄物有上百吨。”
如何变废为宝,实现“低碳”养殖?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陈如村与其合伙人就已经在思考了。2009年6月份,合作社决定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立足于打造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和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的顺发畜牧专业合作社。
陈如村说,生态养猪主要是将猪产生的粪便废水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与分解,利用沼气发电,废渣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这不仅可节约成本,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还实现了污染物无害化、资源化,取得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效益提高“一石三鸟”的效果。
陈如村把即将投入使用的沼气池亲切地称作“不花钱的发电机,家门口的肥料厂”。
据他介绍,已经建好的600立方米沼气池日产电量能达到100多度。“沼气产生的电能用于养猪场的运作,剩余的电能存入储气罐,还能用于家庭照明烧饭等。”
陈如村算了一笔账,“去年冬天,养猪场里用于给小猪取暖的日用电费达上百元,有了沼气发电后,这笔钱就可以省去了。另外,沼气池里提供的沼肥可以当作肥料,也能节约不少买化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