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8月,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下降42%
在仙居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闲暇时总爱在村里走街窜巷,时而和村邻居们聊聊家常,时而跟他们讲讲交通法规。碰上村里集市日,他们便会“全副武装”,带上一只喇叭筒,一壶白开水,一叠叠宣传小手册来到大街上一遍遍吆喝着,只要在有人员聚集的地方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仙居县62名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员。至今,他们上岗8个月,义务向村民们宣讲交通法规10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25000多人次。据交警部门统计,今年以来仙居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较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27%,道路死亡交通事故下降了20%,这与62名宣传员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今年1月份,由仙居县交警大队联合公路管理局、农机管理总站、农医保办、人保财险仙居分公司等单位共同创建的交通安全宣传团和文明示范村正式启动。来自省道公路沿线村庄的62位老人被聘为交通安全宣传员。
福应街道下宅村的林介溪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以前,他就主动引导村民走路“不走公路边,改走田垟路”,自从当上了村里的交通安全宣传员,老人更加有干劲了,他把自己平时在培训会上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记录下来,结合农村道路的实际情况,劝村里的老人们散步不要走公路,改走乡间小道,教村民们平时该如何去注意自身的交通安全。农村发生的交通事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林介溪的方法很奏效,今年以来,上宅村没发生过一起重大死亡事故,就连普通的交通事故也明显减少了。
S322省道沿线的仙居东周村被列为浙江省事故黑点。去年,东周村共发生交通事故24起,致1人死亡。这一直牵动着东周村主任郑新昌的心。这次成为交通安全宣传员,郑新昌感到责任重大,在村里他仔细地走访排摸每户,了解各户的机动车数量和驾驶人员情况,发现交通安全意识欠缺是村民发生交通事故的一大因素。为此,郑新昌觉得“治病”要治根,首先得从村民们的思想上下手。于是一遇到集市、节日等人员聚集的时侯,他都会召集村里的干部一同去街头巷尾发放宣传资料,亲自用喇叭向村民宣传讲解安全知识,有时还在路口开展交通劝导工作。一段时间过去了,村民们渐渐有了交通安全意识。郑新昌又开始找寻新的思路,既然大家思想上有所认知,那么是不是应该在公路设施上加以改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量,郑新昌发现村路口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立即向交警部门提议在东周村路口设置红绿灯。不久,他的提议被相关部门采纳。今年以来,东周村发生交通事故12起,无人员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道路事故下降了50%。
在每个季度的宣传员交流会上,交通安全宣传员们总会自豪地互相汇报各自的工作,他们已把这项工作当成一种习惯。他们没得到任何报酬,可是他们就是那么的义无反顾,凭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态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感化着每一个村民,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