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合作社+农户+品牌 一村一品一商标助力农民奔小康

作者: 时间:2013年07月24日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浙江在线07月24日讯 “有了‘富硒’商标,我们的富硒米销路更好了。”日前,当记者来到浙江省安吉县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长明脸上挂满了憨厚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以来,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农户+品牌”的发展模式,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富硒”农产品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据介绍,自安吉县工商部门启动“一村一品一商标”品牌助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来,许多像沈长明一样的农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而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一村一品一商标”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豆豆”。如今,该县178个行政村中已涌现出白茶专业村、杨梅村、黄花梨村、山核桃村、高山蔬菜村、笋干村等“一村一品一商标”专业村90个,占全县行政村的50.6%,涉及竹产业、种养业、服务业等10多个产业。

     杭垓镇桐坑村是安吉县最大的笋干专业生产加工村。没有成立合作社以前,桐坑笋干经销户常常为笋干的销路犯愁,更多时候只能贱卖。通过工商部门的扶持指导,如今,全村41户笋干加工户联合投资370多万元成立了杭垓镇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标准厂房,抱团经营加工笋干。该村诚信笋干合作社负责人赵世忠告诉笔者,自注册了“桐坑”商标,并获得省、市著名商标后,笋干不仅进入了沪杭等大中城市的超市,端上了世博餐桌,还直接为全村村民人均增收1500多元。

     溪龙乡黄杜村是有名的“中国白茶第一村”,没有发展白茶产业前,村民的人均收入仅为200元,村民以传统农业和卖辣椒酱维持生计。自从种植白茶后,依托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驰名品牌,茶农仅靠白茶一项,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9780元,村里380户人家拥有小轿车412辆。如今走进黄杜村,幢幢别墅,家家轿车,显示着村民们的富足。“村里一幢别墅,城里一套洋房,白天茶园里忙,晚上歌厅里唱,闲时开着小车游四方。 ”这是该村村民挂在嘴边的玩笑话。

     据安吉县工商局统计,截至上月,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量已达到1316余件,其中驰名商标3件、浙江省著名商标12件,湖州市著名商标5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国际注册商标77件,已逐步形成了农产品“金字塔”特色品牌群落。

     “一村一品一商标”不仅书写一个又一个乡村品牌的故事,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而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 35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