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银说,他出生在乐清市七里港镇楼下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调皮、爱到处闯荡的自由娃。18岁那年,陈国银高中毕业便辍学在家,成了无所事事的自由人。那段时间,他的心情特别烦闷,父母世代务农,交际狭窄,根本没有办法为他安排合适的门路,而身边的伙伴不是去念书,就是去办厂,大多有了理想的出路,在他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反差。陈国银说,那段经历,是冥冥中特意给他的一段极其珍贵的磨练,也赋予了他一颗永不妥协的流浪心。38岁的时候,陈国银这颗流浪的心驻足宁波。他不再是一个到处漂泊、茫然奋斗的自由人,他成了两家电器销售公司的主人,成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龙头老大、温州企业界的“领头羊”正泰集团驻宁波市的总代理,他把自己定位于做温州工业电器产品的忠实推销商、宁波机电产品销售商的强者,让温州的工业产品在宁波大放异彩。陈国银说,这也是他的理想。温州生产的高低压电器产品,时下正成为倍受宁波供电部门、工矿企业、百姓家庭欢迎的时尚电器。特别是随着温州和正泰集团在全国知名度、美誉度的迅速提高,温州工业电器产品在宁波用户的心目中印象已经今非昔比,温州电器不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如今已变成“物美价廉”产品的杰出代表。陈国银不知道自己推销的产品在宁波市场上占有多大的份额,反正现在在宁波,他推销的“正泰”产品在同行中知名度绝对是最高的,仅宁波市区的繁华地段,他就拥有两家专卖店。令他自豪的是,正泰电器在宁波除了零售市场,一些大的电力部门和工业企业,他有许多老客户,与同行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初见陈国银,你也许不觉他是一个商人。相反,你倒会觉得他像一个温文迩雅且略带腼腆的书生。但他的故事,却告诉你,他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商之路。1980年3月,年仅19岁的陈国银拿着当时柳市一带挨家挨户都在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几个样品,和朋友一道去了宁波订业务。儿时的自由不羁,练就了陈国银善结交朋友、不怕吃苦、肯钻研的性格。来到宁波不到一个月,陈国银就和朋友在宁波市橡胶厂订到了一批价值2000多元的铜鼻、交流接触器等产品,初次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于是,陈国银毫不犹豫地选择推销柳市、乐清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这个行当。此后,陈国银和朋友先后来到杭州、上海、武汉和广东一带推销低压电器产品。人间天堂杭州美丽的自然环境、大都会上海充满商业气息和竞争火药味的氛围、长江中游明珠武汉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珠江三角洲腹地广东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给陈国银及其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但在推销低压电器产品的过程中,业绩却不明显,许多时候,辛辛苦苦赚的钱,往往仅购他们路途的盘缠。因此,两年下来,业务做了不少,但建树不丰。陈国银反复想了想,还是觉得宁波路途离家乡较近,而且当地低压电器产品的市场极具潜力,比较适合发展。不久之后,陈国银主动放弃了杭州、上海、武汉和广东一带的生意,来到了宁波,开始在这里打“持久战”。陈国银喜欢跑市场、深入用户群中间,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客户上门。一到宁波,他就到供电部门、工矿企业,推销乐清、柳市生产的电器新产品;在宁波呆的时间比较多的时候,他就干脆住在厂里,和用户一起探讨产品的技术性能、使用情况;就这样,陈国银拿着低压电器产品的样品、资料,在宁波“打游击”打了将近5年。1986年的夏天,宁波市物资局下属一个公司改制,有门市部等待出租。获悉这一信息后,陈国银立即找到了物资局的领导,要一个门市部。从此之后,他正式在宁波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销售部,开始了他推销低压电器产品的一个新的起跑线。有了门市部,陈国银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板,因此,他干得更欢了。在宁波宽阔的大街上,他总是一边跑业务一边梦想有一天,偌大的宁波城能够有一份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事业,事业里有他的一种踏实的生活。陈国银说:“人在旅途的时候,事业和梦想往往是你最大的动力。作为一名推销员,我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将产品卖出去获得一定的利润,然后考虑怎样把业务做大,将温州的工业电器产品打入宁波的广阔市场,为温州产芬参约赫狻!?陈国银迈出的每一步坚定步伐,都是缘于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而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常常是废寝忘食,当然也不乏创新之举。为了呵开宁波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和供电部门等高低压电器产品大户的门,陈国银一个单位不下十次前去游说、推销,如镇海电厂,这是一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工业电器产品使用量非常大的单位,为说服电厂的技术人员用温州产品,陈国银先是让他们免费拿去用,然后是自己一起和技术人员住在电厂里,观察使用情况,久经考验,最后终于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拿到这来之不易的业务。1997年,为了将产品打入著名的宁波港务局,陈国银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经营的工业电器产品,刚开始矿务局的技术人员还没底,经过他的诚恳推荐,局领导勉强同意小部分使用,后来温州货同样是以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格赢得了港务局的青睐。对于这些大型市场,陈国银一直坚持自己亲自上门推销的习惯,并因此巩固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份额。然而,事业的发展总会面临着种种条件的约束,1995年,陈国银订了许多电缆业务,但是当时乐清生产的企业不多,所以经常是有定单但厂家找不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陈国银从宁波回到乐清,在家乡创办了乐清市七里港电缆厂,待一切打点好之后,陈国银把它交给亲戚,自己又回到了宁波。虽然这个电缆厂后来业绩并不理想,但着实让陈国银体验到了不少堪称酸甜苦辣的滋味。陈国银说,经商的感觉很刺激,因为从商就意味着过一种立体的生活,在商场里有最残酷的一面,也有最温情的一面。5年前,他的门市部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业绩不菲,许多同行看到这种情况后争相在开设同类产品的经营部,于是恶性竞争随之发生,结果导致销售产品的利润很低,市场开拓能力迅速减弱,企业面临非常艰难的境地。此时的陈国银已经不在惊慌失措,他学会了从容不迫、百折不扰,对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所出现的问题更是应付自如。1997年的秋天,陈国银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正泰集团,并在宁波成立销售公司,依托自己原有的基础,率先打出企业的品牌,通过正泰集团优良的资源和企业形象,进一步在宁波工业电器市场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今在宁波市区已有两家销售公司、20多号技术和服务人员的正泰队伍,正充满信心和豪情地工作着。陈国银说,做这份事业,其实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一批朋友。不管是政府部门,如技术监督局、公安局等,还是客户单位,如镇海电厂、宁波港务局等,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平时关系非常密切。我去采访陈国银的时候,正是初秋,宁波的天气还非常炎热。他非常好客,在与他通完电话后的不久,他便约了技术监督局、公安局的几位好友,驱车前来接我。盛情难却,我拉了一同来宁波开会的《人民电器报》总编刘贵高老兄一起前往赴宴。陈国银虽然不大会喝酒,但非常好客,在席上不停地叫我们俩吃菜,而一同来的几位朋友也非常热情,不停地叫我们喝酒。在席上,我们聊起了正泰电器,技术监督局的两位处长显然对温州产品非常熟悉,他们说,温州产品现在宁波名声越来越好,特别是正泰电器,大家用了比较放心,正泰集团宁波销售公司还多次被宁波市技术监督局等职能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听到这些话,作为温州人,我的内心倍感欣慰。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位于江东百丈路临1号的正泰集团宁波销售公司,陈国银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他说,目前市场基本上是以老客户为主,几乎占了总销售的90%,正加大力度对设计院所的公关,前不久在当地还招了一些懂技术的下岗职工,售后服务得到了加强。在闲聊时,我顺便问及他的家庭情况,他说,现在在乐清市区有房子,两个孩子在乐清念书,爱人也基本在乐清,但他也在宁波市区买了一套180多平方的商品房,经常是往返于宁波和乐清两地。陈国银送我走出公司已经是晚上10点钟左右,直到说再见时,我在朦胧的夜光中,看见一股灿烂的笑容在他的脸上掠过,这时我才发现,他的确是一个非常朴素但又极富个性的温州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