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代表陈德荣:温州为深化金融改革探路

作者:汪海宝 叶瑜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访十八大代表、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

    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3月18日,国务院确定温州为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承担了更大的历史使命。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在中共十八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请他谈谈温州金融改革的难度以及具体举措。

    陈德荣说,当前,温州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体制改革开局良好。但经济金融环境不景气、现行政策突破难、条块协调难等,包括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比较滞后,要素权属不明晰、功能不平等、市场发育不充分,影响了金融改革的进度。

    今年以来,温州按照中央批复的总体方案,围绕解决温州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着力推进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陈德荣介绍,温州在金改探索过程中的具体举措有:

    ——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过去由于民间资本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处于地下半地下的状态,导致民间金融体系制度化不足、规范化程度不高、监管不到位。所以,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是温州金改的主要任务,是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资本运行效率的关键环节。4月份以来,温州突出抓好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建设,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已在3个县(区)成立中心,累计成交登记备案612笔、金额2.6亿元,借贷成功率22.6%,平均月利率1.44%,已成为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指示器。其他县(市、区)也都在筹备建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制定完善《温州民间融资利率指数编制方案》,定期发布民间借贷利率,及时反映民间金融交易活跃程度和交易价格。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新老“36条”的出台,对拓展民间资金投资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州把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温州银行增资扩股作为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突破口,同步推进民资兴办村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落实新“36条”关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意见。年内全市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全面启动改制任务,2家完成改制。

    ——着力构建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温州坚持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并重,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互为补充、良性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把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突出重点,同时鼓励支持银行金融机构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0家,正在筹建22家;开业村镇银行6家,分支机构5家,基本覆盖温州县域地区;开业民间资本管理公司3家,正在筹建6家,累计向82个项目投放资金3.2亿元,初步构建起服务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体系。同时,扎实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制定出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10”政策体系,依托“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平台,推进以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扶贫资金互助会为重点的信用合作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基层融资平台,服务“三农”发展。

    ——积极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温州已经选择了150家企业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同时参股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加快推进现代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推进温州股权营运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综合性产权交易和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金融服务平台。

    目前温州已经建成了集各类产权交易于一体的金融改革广场,已有12家企业入驻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托管。今年以来,企业上市融资和债券市场融资额合计已经超过75亿元。

    ——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温州成立了地方金融管理局,设立金融犯罪侦查支队、金融仲裁院和金融法庭,强化风险预警,规范金融行为,化解金融纠纷。制定地方金融监管“1+6”实施意见,加强对民间金融组织、民间借贷活动的管理,促进地方金融业规范发展。开展对全市非持牌类金融组织、融资性担保公司等融资中介机构和寄售行、调剂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风险专项检查,并规范对温州民间金融组织全方位信息采集,构建以软硬件支撑平台、数据库为基础的温州市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体系。

    谈及下一步的改革设想,陈德荣说,将进一步完善金融改革的思路,通过规范民间融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加强金融监管,真正构建与国有银行相匹配、与实体经济相互支持融合的金融体制机制。

  • 162人
  • 0人
温州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