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排行老七的小银行——招商银行的行长,他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地体现在了厚度不过1毫米的“一卡通”那张小小的卡片上。他是新技术的鼓吹者,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商银行的现实空间架上了桥梁,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抢占金融领域的制高点;他是金融业的营销高手,将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嫁接”,“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独特之处;他是服务业的艺术大师,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他是中国银行业一位马不停蹄的革新者,他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思路改变着一个传统的商业银行。 马蔚华的下一招 比尔·盖茨有一个论断,他说传统银行在新经济时代是行将灭绝的恐龙。在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中,有一位银行家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要用“再造银行”的理念让这个恐龙在新经济时代活得更好,他就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一个卡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是马蔚华运转招商银行的工具。 成立14年后,招商银行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总部办公大楼。这一时刻,身为行长的马蔚华,接过新址的营业执照百感交集。 十四年前,在深圳湾畔、蛇口小镇,招商银行诞生了。那时的招商银行默默无闻。但招商银行勇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探路者和拓荒者,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埋头苦干,开拓进取,成为一家生气勃勃的现代商业银行。 马蔚华博士是招商银行的第二任行长,一直是活跃在中国银行业界的头面人物,作过人民银行的官员,管过钱、管过宏观调控,也曾因为处理海南发展银行的风险而名声远扬;1998年,被挖到招商银行出任行长。几年里,马蔚华带领下的招商银行风头甚健,因为体制灵活,敢为天下先被称为“新锐银行”。 作为一个排行老七的小银行,马蔚华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体现在那张厚度不过一毫米的“一卡通”卡片上。1999年,中国开始网络热,招商银行靠“一卡通”成名,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强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招行成为中国脆弱的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马蔚华,这位新技术的鼓吹者,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商银行的现实空间架上了桥梁。 马蔚华是金融业的营销高手,他喜欢登上北大、清华等各大高校的讲坛游说招行的业务。他把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嫁接”。招商银行的营销方法,采取“跑马圈地”的策略。 2000年3月,中国大学生电脑节,招商银行在45所高校开展营销活动,使大学生电脑节变成了“招商银行电脑节”。一卡通面世不久,招行曾上街摆摊与消费者直接交流,“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独特之处。 马蔚华堪称是服务业的艺术大师,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他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思路改变着一个传统的商业银行,马蔚华被称为中国银行业一位马不停蹄的革新者。 2000年,招商银行用不足国内银行千分之四的从业人员,千分之二的机构网点支撑了国内银行百分之一点六的资产规模和接近百分之六的利润额,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的本土银行。 2001年,招商银行开始了上市冲刺;面对中国加入世贸,中外银行短兵相见的未来格局,一直致力于改革与创新的招商银行,再次成为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一招鲜、吃遍天” 马蔚华的下一招会是什么呢? 记者:大家对招行的印象就是“一招鲜 吃遍天”,到了2001年,大家就开始关心招行的下一招是什么? 马蔚华(招商银行行长):我们在准备这一招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手里还得有几招鲜,有些鲜我不便在这里讲,但是一个最根本的就是你用一种什么思想推出这些鲜,这种鲜建立在一种什么基础上,我想这很重要。 记者:招行现在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马蔚华:我们几年前就提出“银行再造”,这种银行再造包括理念也包括一个体制,也包括我们运作模式,也包括我们的组织体系,也包括我们的许多工具品种,也包括我们的企业文化、思想观念。 记者:一个非常短的,非常年轻的银行,甚至说还没有进入到壮年的银行,它为什么就要再造自己? 马蔚华:虽然招行时间很短,体制上也有很多改革,但是很多的模式(脱)离不开传统的套路,这一点应该是信息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危机感,比尔盖茨在1994年的时候就尖锐地提出,说传统银行如果你不改变现状的话,你们就是一群行将灭绝的恐龙,这句话对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震动。 记者:他指这个行将灭绝,指的是哪一部分会灭绝? 马蔚华:指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传统的那种银行的模式,比如说我们现在银行,你坐在屋里等人上客的这种做法肯定将来就不会再有了。(现在)一般的是求银行贷款,将来很可能求你来贷款的不一定是银行理想的客户,而那些好客户你银行就得走上门去,甚至几家银行都去竞争,而且甚至人家可以采取招标的办法。 记者:在这些方面对您也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威胁? 马蔚华:是的,所以我们把这个来自IT行业的压力当成我们变革的一个动力,我们把它就叫做技术性的托媒。 记者;当您看到这个银行的整体都会发生一种改变的时候,您就会发现这个机会不仅仅存在于一个“一卡通”上,也可能存在于银行服务的方方面面? 马蔚华:因为银行是服务业,你的客户,你的上帝要求你变你还不变,那不被他抛弃吗?银行必须兢兢业业,去老老实实为我们的客户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