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衢州工业发展规划纲要:5年剑指“两区”与800亿

作者: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杨剑国 杨宇 方赛平 时间:2012年03月16日 信息来源:衢州新闻网

     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 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左右是怎么一个概念?先来看两个数据,2008年,衢州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8.6亿元、增长30.1%。

    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关键是衢州要发展成为全省和四省边际地区重要的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新兴区!衢州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具体说来,构筑“441”现代工业体系是发展基石,形成“一核四片”空间布局是保障,实施转型升级六项工程是动力。

    基石:着力构筑“441”现代工业体系

    “441”现代工业体系即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金属制品、特种纸、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读者耳熟能详,“十二五”期间,衢州市将如何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委托省有关部门编制的《纲要》明确:“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设计创意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就是以服务衢州市主导产业为基础,促集聚、树品牌,构建服务衢州、辐射周边的全省及四省边际地区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保障:形成“一核四片”工业空间布局

    “工业立市”战略确立以来,衢州市之所以能够实现工业快速发展,空间保障是一大亮点。《纲要》明确:“一核”为绿色产业集聚区,包括市中心区块、衢江区块、柯城西部区块,是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也是衢州产业扩张升级的核心区、“后发崛起”的引领区。“四片”分别为江山、龙游、常山、开化四大片区,是“十二五”时期衢州工业经济存量调整的主要载体和增量提升的重要载体。

    据悉,衢州市已形成“工业新城-省级开发区-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立体式、多层次、梯度型的新型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体系。全市省级工业园区7个,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25个,规划面积23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71平方公里,市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已经省政府批复。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如国家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空气动力机械产业基地、中国特种纸生产基地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光伏产业基地、浙江省电光源产业基地、浙江省千万吨水泥熟料基地等一批省级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山区经济有望给衢州工业“添一把火”。去年11月,省政府听取衢州市工作汇报时,第一次提出把衢州建设成“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随后衢州市在调研苏北、粤北后,于12月形成《关于要求在衢州设立浙江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市发改委研究了《浙江山区经济科学发展试验区(衢州)建设实施方案》,抢抓我省继海洋经济后,推进陆海联动,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的有利时机,获得省里在空间、项目和政策三方面更多的引导与支持,努力实现衢州“两地三城”新崛起。

    动力:实施转型升级六项工程

    “两区”和800亿元的目标,靠什么去完成?一个个项目,一件件实事。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转型升级六项工程是重中之重。

    ——狠抓项目建设“双百”工程,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百个以上,年实现重点工业项目投资额百亿元以上;

    ——以集群培育“332”工程为抓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培育3个年产值500亿元以上、3个年产值200亿元以上、2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构筑专业化分工细、协作配套好、创新成本低、要素配置活的产业组织新形态;

    ——实施企业培育“553”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培育5家左右年产值百亿元以上、50家左右年产值十亿元以上、300家左右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加快形成梯队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开展自主创新“四个翻番”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社会科技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四个翻番,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两化”融合“四个一批”工程,即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四个一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基地,积极发展一批“两化”融合重点行业,重点创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一批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

    ——落实工业生态化“836”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创建8个省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园区)实现生态化示范园区、实施3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创建60家绿色企业,努力形成衢州工业与生态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96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