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远 执著追求到永远 乐清市永远电器有限公司
作者:
时间:2006年11月09日
信息来源:浙江民营企业网
    凭心而论,当今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家不想把企业做大,也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家会没有品尝过机遇所带来的香甜和喜悦,然而并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能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家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容易被自己身上的光环所笼罩,甚至在成功之后沉迷荣誉和掌声之中,不能冷静地看待自己和企业,致使很多发展的机遇悄然流走,丧失了“二次”、“三次”创业的机遇。在乐清工业企业的发展历史上,因抓住了机遇而一夜暴富的典型例子非常多,也非常普遍。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人抓住了国家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有利时机,告别了世世代代“脸向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纷纷涌入经商、办企业的大潮中来……经过近20年的大浪淘沙,如今在乐清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公司,但是在本行业中做到最强、最大的企业却为数不多。而正泰集团乐清市永远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戴建远却以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硬是将自己企业生产的行程开关、微动开关等产品做到了全国同行第一,并为业内人士所瞩目。执著追求到永远――记正泰集团永远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建远■ 叶建东与戴建远总经理很熟,熟得可以说是老朋友了。虽然他是大老板,我是普通的打工仔,但是他却从来没有以老板自居。印象中,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第一次是2000年的秋天,当时恰逢他创办的永远电器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产品,为了加大这种新产品的宣传,让各个网点获取这一信息,他亲自驾车请我到他的公司转了一转,要求我帮忙“指点”一下,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却要请我这位企业报的小编辑去“指点”,足见他的谦逊。而第二次则是今年的春天,那一天我们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吃晚饭,在集团公司总部大院里恰好碰到戴,于是我赶紧追上去邀请他一起吃饭,而他却婉言谢绝了,说自己晚上要上课。我很纳闷,他要上什么课?一问,才知道他每天晚上要学英语,这使我越发惊奇,戴少说也已经有上千万的资产了,还要去学什么英语,真不可思议。诸多因素使我越发对戴建远总经理发家致富的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在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我与他进行了一段面对面的采访,戴的“传奇色彩”,也便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筹款创办企业戴建远出生于乐清柳市沙岙戴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偏僻和闭塞,六、七十年代的戴东村民风非常淳朴,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小时侯的戴建远深受这种环境影响,性格内向、耿直,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直到开始读书,戴建远的接触面渐渐地由戴东村向湖头、柳市一带扩展,特别是读初中和高中期间,他的视角已经不在停留在落后的农村和农业生产。湖头、柳市一带日益兴起的家庭作坊、手工工业,对戴建远耳熏目染,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柳市的发展和戴东村的落后,在戴建远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读完高中那年,戴建远毅然放弃再求学的念头,萌发了自己办工厂的想法。“读书郎”休学办厂,这在柳市一带很普遍,但在戴东村绝对是个“破天荒”的事情,戴建远的父母因此首先持反对意见。父母的反对虽然给戴建远的计划实施增添了难度,但是丝毫没有减弱他创业的欲望。为了获取启动资金,他四处筹资,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最后终于筹集到所需资金。1983年,在几位少年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戴建远以筹集到的资金正式开始了他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次“处女航”:先是在自家的村里搞起了一个家庭作坊,着手生产熔断片,并在柳市租用了一个销售柜台。如此一开张,生意还真不错,销售业绩直线上升,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久之后,戴建远的这个家庭作坊与当时较有实力的湖横金具电器厂实现了联合,成了他们的主力配套企业。戴建远创办的这家小厂的横空出世当时令很多同行刮目相看,一些同行老前辈甚至称赞他:后生可畏。如果按平常的逻辑,他这样的企业完全已经属于配套企业中的佼佼者了,而戴建远却没有沾沾自喜,反而陷入了发展的思索之中。他说,有一份刊物对他的触动很大,那就是《海外星云》杂志,对于这份刊物,戴建远堪称“情有独钟”,几乎每期必看。他说,在这份刊物上,他看到了国外企业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许多值得借鉴的管理经验,一些国际大公司如通用、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他们以孜孜不倦的追求来经营品牌,并以企业的品牌支撑企业,品牌似乎成了一面“旗帜”,这给他的启发很深。也这使他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牌子,这家企业的命肯定不长,而目睹当时柳市上百家生产熔断片的厂家,大多没有企业的名称、商标和品牌的现状,包括他自己的企业,戴建远的心丝毫没有松懈。创立自己企业的品牌、开发熔断器的替代产品、做大企业等,成了戴建远办厂后最强烈的愿望。三易产品修得正果“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熔断器产品作为一种抛弃型产品,势必会被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产品所代替。”这是戴建远当时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而最终促使由生产零部件转向生产成品,并开始主攻漏电开关产品,说来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1989年的一次考察,戴建远随柳市政府考察团赴香港考察学习。当时住在香港的一家名为招商宾馆的房间里,洗完头后,拿了一个电吹风准备把头吹干,结果由于插错了插座,只听见“嘭!”的一声,房间里所有的灯全都灭了。这下子把考察团一行人吓坏了,后来只好请团长出面与宾馆交涉,很快宾馆方面就叫了保安来处理,只见那位保安打着手电筒,走到房间走道上边的一个箱子将一直小开关一按,灯立刻亮了起来。原来不是线路烧毁,戴建远觉得很奇怪,于是就要求保安带他去问电工。电工告诉他,这是一只小型的漏电保护开关,专门解决线路里出现的漏电等险情。“这种小开关在国内好像还没有,而且柳市也没有企业生产这种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安全必定会提出新的要求,那么这种漏电保护开关市场前景肯定大有前途。”戴建远当时立刻产生了在柳市生产漏电保护开关的念头,于是第二天,他便跑到那位电工对他讲的商店,买了一组漏电开关带回柳市。说做就做,回到柳市不久,戴建远立即与几位好友着手生产这种新型的漏电开关。由于市场切入点找得准,加上当时柳市还没有厂家生产这种产品,戴建远在原来以生产熔断片为主湖横金具电器厂的基础上,组建专业生产漏电开关的乐清市德利西开关厂,产品一面市便成了供销员争相推销的“香悖悖”,因此,企业很快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短短几年间,戴建远就积累不少的资金。然而,局面维持不到三年时间便出现了另一个波折,那是关于企业产品认证的一场“争论”。在戴建远的脑子里,如何让企业的各项管理走向规范,进而不断发展壮大,一直是他所魂牵梦绕的。因此,当时他极力主张进行认证。而与他合伙的在政府部门上班的那几位朋友则认为,本来企业的发展态势就很稳定,而且每年都有不少的利润进帐,再说有他们“罩着”,不用认证也无碍,何必花几十万块钱去认证。于是分歧随即发生,而最终导致戴建远与一起创办乐清市德利西开关厂的几位朋友分道扬镳的是1993年的一个决策,戴建远认为扩大企业的规模当务之急,因此提出征地建厂房的设想,而其他股东却极力反对。1993年6月,因自己单独征地而背负巨大压力的戴建远,为了理顺关系,主动放弃了曾经为之奋斗的漏电开关,转而生产当时柳市还刚处于萌芽期的行程开关,与哥哥戴建永一起创办了乐清市永远电器实业公司,后更名为乐清市永远电器有限公司。几年后,戴建远创办的这家永远电器有限公司再一次突颖而出,在同行业里树立自己顶呱呱的形象。1994年5月,戴建远让已经颇具规模的永远电器有限公司与正泰集团发生“亲密接触”,主动借助正泰集团业已建立的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自己的企业提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正泰集团同样是看上了永远电器有限公司在柳市同行中率先拿下了认证的这个优势,将其吸收到自己的大家庭中来。加盟正泰集团,使戴建远的事业再一次获得了腾飞。据统计,就在永远电器有限公司成为正泰集团的成员企业后,每年的销售收入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戴建远认准的事业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永远电器有限公司所生产销售的行程开关数量远远地将同行甩在后面。去年,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数字显示,正泰集团永远电器有限公司的行程开关产销量已经居全国同行第一的位置。市场开花理论结果戴建远的超前思维和他的性格特点,在市场开拓方面同样表现的淋漓尽致。从1994年开始,正泰集团的决策层就别具一格地将他从基层管理的岗位请到了集团总部的市场一线上来,让他兼职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发挥他敢打敢拼、开拓进取、不折不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自1994年5月,进入正泰集团公司销售中心后,戴建远认真贯彻执行“强化服务,完善机制,提升管理,拓展市场,努力实现营销计划”的工作方针,面向市场,提出自己卓有成效的设想。1999年,云南、广西、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市场开拓出现业绩增长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戴建远与工作人员深入销售一线,到昆明、柳州、桂林、南宁、贵阳、遵义等地区的大中小电器市场,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并及时召开市场营销动态分析座谈会,集体会诊,写出了可行强的市场调研报告。与此同时,针对一线的网点经营户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各自为阵等现象,戴建远率领工作人员细心引导,相互之间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大大增强了整体作战的能力,正泰产品的销售业绩随即也开始迅速增长,2001年的销售额同比2000年增长31%。同时,戴建远思路明晰、判断力强且思维敏捷,处理事情非常果断,在与全国各大型国有企业谈判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经过与河南中州铝厂的谈判,签订了供货协议书,使正泰成为其二家电器配件供货单位之一;在 2001年12月份和云南先圆科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协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书,设立了正泰集团云南先圆销售中心。为了加强西部省市正泰网点的战略规划,使广大网点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戴建远还极力建议集团总部,出台支持政策,分步实施制定了一系列市场规范治理政策和区域性扶持政策,使川、云、桂、黔、琼、藏等市场取得了历史性的增长。不管工作多么繁忙,注重创新和舞文弄墨永远是戴建远的一大嗜好。1991年,戴建远在经营德利西开关厂期间,遇到自家生产的漏电开关与国外知名厂家雷同的事情,后来,戴建远率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结果成功地推出了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FIN101漏电开关,在国内市场上成功地获得了先发优势。1993年5月,戴建远以自己办企业的实践经验为范本,撰写了一篇题为《新办小企业如何抢占大市场》的论文。由于文章立意深刻、观点新颖,在同年的《温州日报》上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凡响,许多企业家还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市场开拓工作。后来这篇文章还连续荣获温州市“协作杯”优秀论文和“华联杯”《走向大市场征文》一等奖。近几年来,戴建远同样没忘理论探索,先后在《温州社会科学》、《现代企业》等杂志上发表颇有见地的论文。前不久,他还顺利地通过了经济师职称的评审。学习充电迎接挑战面对当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即将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等历史性的机遇,戴建远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如果不加紧学习、充电,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中丧失优势,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从去年开始,他要求自己永远电器有限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新中大管理软件的各种运用方法,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加以实施。为此,他于去年4月到7月之间,亲自带头学习,有时为了掌握一项软件操作方法,他与管理人员常常是打通宵学到了凌晨3、4点钟,直到会为止。为了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今年2月份,戴建远自费赴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学习考察,了解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然而国外一回来,戴建远又闲不住了,他来到了外语培训学校,自费报名学习英语。这使得许多人非常惊讶,现在开始学英语,对戴来说不得不从零开始。但他却非常坚定,他说,虽然现在学外语,对他三十多岁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但是必须要学。戴建远开玩笑说,这次出国,他请了一位翻译,本来按道理,翻译应该听他的安排,结果由于对外语一窍不通,他却反而任由翻译差遣,搞得非常被动。当然,这是戴建远决心学外语的原因之一。而最终促使他开始学外语的则是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即将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诸多发展良机,他说,如果一位企业家没能掌握一门外语,势必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求企业家能够走出国门。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