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5日讯 从一只山村野果发展到如今的县内农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农民的“"摇钱树”",常山胡柚26年长盛不衰,而科技创新正演绎着这棵“"摇钱树”"青春不老的故事。
11月25日,常山县的胡柚还没采摘完,该县利卿果业专业合作社已接到日本、江苏等地1500多吨的订单。前天,利卿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樊利卿相告,连日来,他的合作社正忙着收购胡柚,第一批40多吨胡柚已经起运,发往日本的一家胡柚茶深加工企业。
“升糖降残”
铸就核心竞争力
今年8月,常山大宝山柑橘专业合作社就开始为基地里的胡柚套袋。合作社负责人彭国方说,前一年采用胡柚套袋技术将采摘时间延迟到11月底,优质果比例超过85%,糖度在12%~13%之间,平均价格卖到2.8元/公斤以上,是普通胡柚的一倍。
该县农业局特产站站长李余生介绍,新技术体系的创新与应用提高了胡柚糖度,降低了农药残留。
2005年,常山开始实施胡柚“三联三增”产销协作新机制。到2006年,全县3.14万亩运用“三联三增”管理新技术的胡柚糖度达到11.97%,比新技术运用前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同期,常山胡柚销售价每公斤提高了0.6元。
同时,农业部门针对欧盟127种农药残留规定和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残留物肯定列表制度》,制订了常山胡柚出口技术规程,实施标准、管理、农资、档案、检疫五统一。目前,常山已有6391亩胡柚成为出口胡柚备案基地。
“升糖降残”技术增强了常山胡柚的市场竞争力。去年,常山胡柚出口量突破10000吨,占到衢州市柑橘出口量的80%以上。
深度开发
拓展市场空间
浙江常山自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蜂蜜胡柚茶”直接配送至沃尔玛超市。来自韩国的企业负责人赵茂烈相告,这种胡柚保健产品完全可以替代当今国际流行的保健饮料“韩国柚子茶”。
胡柚深度加工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极大拓展了市场空间。目前,胡柚深加工产品有胡柚果汁、果茶等10多个品种,拓展到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年消耗鲜胡柚10000余吨,增加附加值7000万元。(记者 周建红 通讯员 郭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