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展会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
精准的抓取、优雅的伸展……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并不是出自一个人,机械展区高大的注塑机械手,成为展会现场最大的“人气明星”。宁波伟立机器人、金华凯力特、黄岩文惠塑机等各自为营,通过现场展示的方式拉开了火热的比拼势头。2011年9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塑料交易会(简称“塑交会”)在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突出了创新转型的发展主题,为塑料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眸台州塑交会历程
无疑,台州的“塑交会”办得有声有色,其他各类型展会也纷纷开幕,但台州会展业仍未与台州现有的上批市场相匹配。但深厚的产业基础,发达的商品流通环节都为台州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如今,台州市目前较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展会当推“中国塑料交易会”。
回眸过去的11届塑交会,首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暨塑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承载着希望出发,于2001年9月22日在中国日用品商城举行,当地党委政府希望“通过塑交会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计划在展会开幕之际正式付诸实施。
2002年10月12日,第二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开幕。正式更名为“中国塑料交易会”的塑交会昭示着当届交易会的档次更高,规模更大,塑交会已然成为台州塑料产业展示平台。
此后,塑交会不断做大做强,在行业内续写一个个“丰收”的奇迹。2011年,塑交会以创新转型为发展主题,依然成为一场技术的盛会,更是一场影响长远的头脑风暴。可以说塑交会已经成为台州会展在全国范围的一张名片。
可持续发展为关键
尽管台州举办的塑交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台州的城市地位及知名度,要创办知名品牌展要比其他城市付出更多的艰辛。在现有基础的同时,根据台州的产业优势,结合块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塑交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台州特色的专业性国际会展,并加强宣传与推介,努力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国际知名度的专业性品牌会展,提高现有的专业性国际会展知名度,让“台州”对外界具有更具体的产业内涵。
此外,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依旧是困扰台州会展业发展的难题,从全球来看,会展业靠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在展会大国德国,2005年举办了150个展会,共600万平方米,数量不算多,但超过10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几十个,规模最大一个达50万平方米,大展馆平均每年才办15个展会。作为世界会展业中心的香港,现在一年的展会也就80来个,仅香港贸发局举办的31个展会中,就有7个是亚洲最大的展会。
由此可见,在做大做强塑交会的同时,注重其他行业会展的质量,又不缺失会展的数量,加强其他行业领域会展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深圳会展中心就分别与来自江苏、湖南、湖北、云南、上海等地的11家展览馆签订了《中国展览馆相互推广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涉及到了展馆宣传、自办展招展、展会推介、广告等诸多方面,对于会展质量的提升以及会展可持续发展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台州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