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岭南村的美丽蜕变

作者:陈玲玲 时间:2011年11月22日 信息来源:三门新闻网

    从经济落后村到县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需要多少时间? 

    六年。花桥镇岭南村用自己的生动实践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并在实践中精彩地完成了美丽蜕变。     

    摘掉穷帽子打造新村子  

    岭南村,全村有160户,470多人,共有水田140亩、旱地187亩、滩涂850亩。但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小村庄,在以前却是穷得出了名。  

    “2004年以前,我们村是一个空白村,没有一丁点的收入,还欠下外债几十万元。尤其是9711号台风以后,塘坝倒塌,那几年村里的生活特别困难,连报纸费、误工费等各项正常开支都拿不出来,是我们镇当时数一数二的‘落后村’。”当了16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银志对那段艰苦岁月至今记忆犹新。  

    穷则思变。面对村子的落后局面,村两委干部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摆脱这种情况,让村民真正富裕起来,必须要转变思路。可是,出路何在? 

    “我们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却一直没有利用起来,真正是抱着金矿啃地瓜呀!”李银志和当时的村干部们一起确定了一条思路:筑塘坝,从滩涂开发养殖蛏苗开始,再到带领村民外出搞承包。

    带好村子靠班子。在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下,全村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201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00多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不仅没有了外债,还摘掉了穷帽子,一跃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进村。 

    幸运的事情总是一茬接一茬。2004年,该村被列入整治村。从那时开始,村两委班子迅速调整工作重心,把全村的工作重点转到新农村建设上来,积极进行村庄重新规划,合理分配村民宅基地,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截至去年,该村共拆除老屋70多间,安排宅基地80多间,硬化道路3公里,建成3个景观亭,完成排污管道铺设。今年又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池建造工程,并建成了2个村公用厕所;积极引进自来水工程,让家家户户都喝上了放心水;同时,还请来设计人员规划村庄的绿化美化。 

    在该村的办公楼里,“先进党支部”、“县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等各种荣誉锦旗、奖项证书告诉人们,曾经的那个穷村,现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先进村”。    

    开拓新路子鼓起钱袋子  

    如何利用好本村的850亩外海滩涂和120亩养殖塘,让村民们的“钱袋”鼓起来?这成了当时该村两委的心头事。据介绍,该村的外海滩涂以前都是村民自己开发,自己保管,比较散,也不利于村里管理。2004年,根据政策,该村把滩涂收为集体所有,统一规划。 

    回收滩涂以后,李银志开始带领村民搞滩涂开发,养殖蛏苗。“滩涂开发见效益后,我们村两委通过走访调查、外出考察,大胆鼓励部分村民外出搞养殖。”从2003年开始,李银志自己也在江苏、山东两地承包了200多亩养殖塘。  李灼军曾经当过该村的村委会主任。在任期间,他也带头到山东承包了150亩的养殖塘。据介绍,他今年收入预计在40多万元。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慢慢地,该村外出承包养殖的村民越来越多,发展到现在,全村70%的村民都是以养殖为业,其中外出承包的又占了很大比例,承包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我养殖的8年当中,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其他村民也都一样,如果碰到年份好,收入还会更多。”李银志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村还有20%的村民在外经商。李先秒是该村做生意比较早的村民之一,他在北京做绣衣生意,年收入达几十万元。和他一样,李灼远、李灼锁、李如玉、李灼贵等村民也都在北京、广州、路桥等处经营绣衣生意。 

    “剩余在村的村民大多在家种植柑橘。今年的柑橘收入好,每斤能卖到1.45元,每户平均能赚到一二万元,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今年70岁的村民何腊芽告诉记者,“银志一直为村里的发展努力着,村里能有今天,和他及历届村两委班子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  

    现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走出了大老板几十个,光轿车就有20多辆。  

    掏出心窝子为民好班子  

    “我们的村干部非常好。”这是很多岭南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该村两委班子始终把解决好村民的困难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时时处处关心群众、体贴群众。大到调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为乡亲咨询各种办事程序,小到上门讲解各项惠农政策、防火宣传等,但凡村民的事都是村里的事。几年来,像慰问困难家庭、协调养殖户贷款、看望孤寡老人等,则成了两委班子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村民老李承包养殖塘需要贷款,村两委得知情况后,立即帮助他协调相关事宜,解决了贷款问题。截至目前,该村共为种养殖户协调贷款累计达40多万余元。 

    记者采访时看到村办公大楼前有一个崭新的篮球架。“那是今年刚安装上去的,给村里热爱篮球的人娱乐娱乐。”李银志说。在该村文化俱乐部里,记者看到,图书室、阅览室、乒乓室、台球室、象棋室等,一应俱全。同时,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该村还经常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不久前该村还参加了镇里举办的全民运动会。 

    正在文化俱乐部里下象棋的一位李大爷高兴地表示:“在村里生活我感到很幸福,活动有人组织,困难有人解决,致富有人帮助,很知足啊!”

  • 128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