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农业产业化 咬定项目不放松
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领跑全省
从日前举行的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市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等,使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浙江中味酿造有限公司是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在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扶持下,该公司取得快速发展。该公司实施了辣椒、榨菜深加工产业化经营项目,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3.5万亩绿色无公害黄樱椒、榨菜生产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农户2万户,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公司现有总资产增长到3.5亿元,去年产值达7.2亿元,今年产值有望超10亿元。
类似的项目在我市有很多。据介绍,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共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达23个,财政扶持资金近4700万元,其中市财政配套近230万元。今年,财政又补助了4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其中包括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630万元,其中市财政配套63万元。
在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同时,我市还加大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力度。从2000年开始,我市即着力推进标准农田建设,至2007年,共建成标准农田62万余亩,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建设32万余亩,每亩投资从500多元逐年增加到900多元。从去年开始,我市又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共建设1万亩,今年在建达2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提高,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项目区粮油生产能力提高5%以上,亩桑产茧能力提高60多公斤,比开发区翻了一番多;种植水稻每亩节水30%至40%等。
我市还以农业综合开发区为载体,积极助推农业“两区”建设。在此过程中,我市以项目整合为抓手,将2010至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全部纳入“两区”建设范围,共7万余亩,计划总投资1亿余元。按照规划,到2018年,市本级规划建成粮食功能区32万余亩,去年我市已建成5.4万余亩,今年还将建设5.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