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现代农业 带动乡亲致富
湖州在线讯 “土专家”、“田秀才”,这是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俗称。在有45万多农村人口的长兴县,现拥有这样的农村实用人才100多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该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2005年至今,该县每两年评选一次“长兴县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奖”,并在当年首次评选出27名优秀实用人才,至目前已评选出农村优秀实用人才120人次。高福明是当地新型农民的代表性人物。这名三河葡萄专业社的负责人,连续三届被选为长兴县的“土专家”。他领导的葡萄产业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主要从事优质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试种。在他的科技示范带动下,长兴葡萄的亩效益从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如今的8000元,最高亩效益超过3万元,如今葡萄种植已成为长兴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
最近,高福明与其他40名“土专家”一起,赴浙江大学培训活动。对于这次培训,高福明说:“多年从事农业种植,自己也摸索出一些门道,但现代农业需要的高端知识、高科技还是要到专业的大学里去学,通过自己在浙大的学习和县里邀请专家作的现场指导,给我们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设好农村实用人才这支队伍,首先得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近年来,长兴以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实施系列培养工程,打造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团队。两年评选出新一轮优秀实用人才以后,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多万元,集中到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听取专家、教授的培训讲座,内容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休闲观光农业、企业营销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此外,“田秀才”、“土专家”还享受政府津贴,去年全年共发放津贴12.528万元。
有了这么一支“土专家”、“田秀才”队伍,该县充分创造条件,发挥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在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中的“领头羊”作用。周福棠是该县著名杨梅产地龙山街道渚山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种杨梅大户,种有近20亩的杨梅。“我种杨梅有经验,技术也好,有责任带领其他村民共同致富。”周福棠经常把种植户聚在一起,强化培训,提高大家的杨梅种植管理能力。从2008年起,他又带头种了70亩葡萄,带动50多户发展了700多亩。“现代农业要发展,一定要转换观念,畅通销售渠道。”周福棠带领农户在上海、苏州等多个城市设立专门销售点,今年就卖了10余万公斤葡萄。
120人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从开始的互不认识和互不通信,经过几次活动,逐步地互通信息和交流。通过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逐渐地成长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田秀才”、“土专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