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撑腰搭平台 我县职工享受“体面维权” “春节回家买车票难,希望公司帮忙解决……”年底快到了,日前,绿岛公司刘治军等3位职工代表,走进公司的“劳资恳谈室”,与生产总监面对面协商。3个多小时后,双方达成协议。“以前有什么事,喜欢闷在心里。现在有了恳谈室,说话的底气足了不少。”刘治军说。 像这样的“恳谈室”,县总工会自今年7月份以来,已在全县8个乡镇及园区建立12家,先后接待职工180多名,收集信息、意见和建议40余条,解决职工生活工作难题30多个,受到职工的广泛好评。 建立“恳谈室”,是县总工会保障职工“体面维权”的一个缩影。当前,劳资矛盾日益多发,作为弱势群体的一方,职工往往有理没处说或有理说不清,由此出现一些极端的维权方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我们认为,要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得先从‘体面维权’开始,让他们苦有处诉、难有人解。”县总工会主席李本灼说。 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是县总工会走的第一步棋。除了“恳谈室”,他们还依托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开通员工心声短信平台,广大职工可足不出户向“娘家”反映问题。工作人员对短信进行汇总整理后,分发给相关科室,限定24小时以内回复。截至目前,该平台共收到各类维权短信175条,解决问题96个。 另外,针对湖北籍职工较多这一实际情况,县总工会与当地工会部门建立“跨省联合就业维权服务直通车”,制订《跨省联合维权实施方案》,建立跨省联合就业维权领导小组,规定双方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公布两县维权直通车的电话号码,拓宽职工维权渠道。 为提高对维权纠纷的掌控和调处能力,县总工会积极构建维权新网络,在各乡镇选聘7名“义务普法宣传员”,聘请26名法律专业人员担任法律援助维权员,累计培训职工2.5万余人次,进一步提高职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同时,招募190余名职工矛盾纠纷排查信息员,把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 “体面维权”体系的建立,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今年以来,仅县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就调处各类职工维权纠纷185起,调处成功率为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