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义乌商户林军以每吨46000元的价格,从邻近的诸暨进了两吨包芯纱。据悉,新的进货价比一个月前便宜了2000元。
不过,身为一个小型袜子加工点老板的他,对此却喜忧掺半。高兴的是原材料跌价,成本压力缓和,应该不会出现价格倒挂的窘境了。与此同时他也担心,原材料跌价某种程度上是否意味着市场需求不旺、订单成交不足。若果真如此,手中的库存能否在最后几个月的旺季售完?
市场行情
棉价、钢材等大幅跌价
多种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
“近一个月一直在跌,不止一种材料。”和其他同行一样,林军也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所以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了如指掌。
他说,织袜所需的包芯纱今年最高曾涨至50000多元/吨,6、7月时曾有周期性回落,8、9月进入外贸旺季后再度回升,10月再度走低。他还介绍,原材料价格回落,并非限于袜子行业。比如,与纺织、五金等相关的行业,最近也跌了许多。目前,国内棉价相比今年3月下跌四成,铁矿石近期跌幅也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称,原材料价格普遍回落,与近期一些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不无关系,但也有例外。
刚刚过去的10月,纽约国际油价大涨17.66%至110美元/桶附近,涨幅创两年半来最高,但国内与石油相关的一些原材料价格却出现回落。比如,另一种袜子常用原材料氨纶丝,其价格竟从一个月前的25500元/吨,跌到了现在的24000元/吨。“订单成交不足导致需求不足,或许是跌价的主要原因。”有商户称。
需求调查
汇率波动外单不大敢接
气温偏高内销略有不畅
离中国传统春节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义乌市场外贸和内销的周期性旺季。不过,部分市场商户透露,今年下半年的外贸和内销行情有一些难以言说的苦楚。
“不是没有客户,而是有些订单不敢接。”经营圣诞用品的小叶说,店里今年的圣诞生意总体较好,却有遗憾。之前,一名美国客户想一次性采购两个柜的货,但不愿预付定金。考虑到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稳定,风险较大,小叶婉拒了对方的订单。她说:“利润本来很低,汇率要是波动大,弄不好就要赔钱。”
业内人士称,在汇率波动大和欧债危机阴云未散的背景下,婉拒订单或老客户流失,并非个例。义乌百悦窗饰商行的朱利坚说,债务危机发生后,欧洲生意就非常难做,客户下单数量少,返单周期长。一些老客户也随之流失。
除外贸外,今年内销也有一丝“凉”意,特别在毛线、棉袜、围巾和服装等秋冬产品领域,一些中小工厂已有过多库存。
“今年气温较高,不冷就卖不动。”围巾商户金女士介绍,11月义乌本地和周边地区白天最高温度仍在25℃以上,近期国内其他地方气温也较常年略高。
商户应对
多数商户拒调价
部分低价销库存
眼下,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三楼,中国结、红灯笼等喜庆用品迎来了春节前的旺季。不过,记者了解到,原材料价格虽有回落,但大多数商户并不打算降价。
“相当一部分是上半年生产的,价格跌不下来。”商户老厉说,内销产品多为库存。也就是说,早在几个月前就生产好了。那会儿采购的原材料,其价格多处于高位。所以,每当有采购商声称原材料价格回落时,老厉都耐心地向客户解说“不调价”的缘由。
也有一些主营外贸的商户说,虽然不存在“原材料后遗症”,但也不准备调低报价。“利润已经很低了,卖一双袜子只能赚几分钱。”林军说,降价容易涨价难,大家都不愿意破坏现有的价格体系。
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之前库存量过大,资金难以回笼,正通过各种渠道销售产品,甚至亏本处理,但库存大多为前一两年的存货。有商户表示,今年内销时间短,库存量大小取决于接下来两个月的行情,但相信大家都不愿降价。
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违法
商务部近日透露,世贸组织上月28日向成员散发了中国诉欧盟皮鞋反倾销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专家组报告。专家组报告裁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第9(5)条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欧盟反倾销主管机关在对华皮鞋反倾销原审调查中适用该条款是错误的。同时,欧盟反倾销主管机关在原审和复审调查中还违反了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有关透明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饱受长达4年多的欧盟反倾销之苦后,国内鞋企获得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撑腰”。WTO专家组报告表示,在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诉讼中基本支持中国,欧盟的行为不符合WTO法规。
(记者 冯俊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