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县里给我们村2万元,用于改善村里的‘农家书屋’,正是有了经费上的保障,我们的书屋才有今天这个模样。”走进德清县乾元镇恒星村的“农家书屋”,村委会主任徐建国指着两间摆着书及杂志的阅览室告诉我们。
恒星村原先的阅览室只有20多平方米,图书1000册。“农家书屋”工程进村后,阅览室的待遇变了,不仅阅览室从一楼“上”了二楼,“住地”也扩大到60平方米,藏书达到3500册,还有10多种报纸、期刊,以及各种光盘102片。
据介绍,德清很早就在农村推行读书读报点,村阅览室也非常普及。今年开始,德清县把提升这些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纳入民生工程,把打造“农家书屋”作为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广,不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德清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召开全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会,而且在全市第一个落实了300万元“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
为把“农家书屋”办成随时可进的便民屋,解决农家书屋开放时间等管理方面的难题,德清县在书屋服务中大胆探索,创新思路制定农家书屋管理规划。即在“农家书屋”关闭时间段,将图书等资源分散寄存于相关退休教师家中,以方便群众借阅,此种在湖州率先推行的“家庭图书流通站”模式,提升了“农家书屋”服务的普及性、便利性。
此外,在给每个行政村提供2万元的“农家书屋”建设经费外,德清县还依托图书馆资源,建立全县“农家书屋”资源流通平台,并规划通过招募文化志愿者的方式,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服务水平。
“农家书屋”建立在我们家门口、由农民自己管理,提供的又是我们实用的书报刊,还有时尚的音像电子产品,这样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越多,我们农民的精神生活就越好。在恒星村参观“农家书屋”的武康镇文化站干部沈银妹这样说道。
该县文广新闻局局长姚明星告诉我们,到今年年底,全县要完成100个“农家书屋”的创建,并选取“和美家园”建设村中的35个村集中打造德清县农家书屋建设示范村,力争洛舍、钟管两个乡镇率先实现全覆盖;明年上半年将实现全县农家书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