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服较主要的问题是用运动服代替了校服,运动服作为校服虽然有它的优越,但运动式校服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必须根据学校的需求、学生的喜好设计一系列符合大众审美的有场合区别的校服。 目前国际上的校服,主要有日韩系和欧美系。日韩系校服尤其受到亚洲人欢迎,它不光注重校服质量,更在校服的外观设计上符合校服统一庄重的要求,同时融入了学生青春活泼的特点,符合时代特征,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不仅愿意在学校里穿校服,放学后也依然喜欢选择校服出行,甚至社会青年都喜欢校服风格的衣服,因为它确实很美。这样的美使得校服成为日韩服装产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相比之下,我国的校服就落后很多。 自从辛亥革命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20年代,制服式校服出现;30年代,旗袍在校园内得宠;40年代,延续了30年代的服装风格;50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60年代、70年代,旧军装。接二连三的“运动”抹杀了锦绣河山的绚丽色彩;80年代,校服重新出现,但是比较散乱;90年代及21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当下,运动校服占主导地位,个别学校开始学习借鉴国外校服,出现了定制正装。 校服面料、质量及监管 1.校服面料的选用及特点。目前,我国的校服只包括主体穿着服装,甚少有袜子、领带、领结、丝巾、鞋子等配饰,所以本文只讨论主体服装。一般,运动校服的面料采用含棉的针织面料;正装校服的面料选用含棉的机织面料,这是由不同服装的功能决定的。 2.校服质量的相关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校服校准体系,现行有效校服相关标准主要有Fz/T81003一2012《儿童服装、学生服》、GB/T22854一2009《针织学生服》、GB/T23328一2009《机织学生服》、GB/T31888一2015《中小学生校服》。这4个标准都是推荐性的,内容上有诸多相同之处,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其中任意一个。 3.校服质量监管。关于校服的管理,教育部于1993年印发了相关规定,用来规范中小学生校服采购管理工作。但是,市场经济讲究自由竞争,规范只是限定底线。对于校服的质量和价格,国家并没有统一的监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都是由各省市的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有时质监和纤检部门也会参与。这些复杂因素导致了各类校服事件的频繁出现。czcl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