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礼服服装企业结构大致有两种形态: (1)开发型企业结构。这类企业有着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而生产只是试验型的,或者说是样板型的,同时还拥有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企业的运作就像举哑铃一样,紧握中间的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能力去平衡两端的设计和营销能力,用两端的力量来显示企业的。这种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强,对市场和竞争对手有很强的侵略性(例如耐克)。像这种两端大中间强的“哑铃型”结构也可称之为主动型市场结构企业。 (2)加工型企业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产业再起步时,造就了许多这类加工型企业。这类企业虽在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方面相对有优势,生产能力也相对较强,但由于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比较薄弱,对市场较大的波动承受力不够。另外,由于企业设计能力不足,大多采用仿效跟随的产销策略,限制了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像这种两端弱中间较强的“腰鼓型”结构也可称之为被动型市场结构企业。 服装行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增长期、黄金期和衰退期。萌芽期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方式落后,产品档次较低,只有少量资源性初级产品出口,劳动力成本低。代表有:孟加拉国、尼泊尔以及一些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等。 增长期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大,产量不断提高,但产品质量和档次一般,大部分出口到发达,贸易顺差增加。目前,中国、墨西哥和较发达的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处于这个阶段。 黄金期的主要特征是:技术设备先进,品牌以及附加值不断提高,保持贸易顺差,工资上升,产量和出口量不再增长或逐渐下降。香港、台湾、韩国都处于黄金期。czclfz/clpyeb/li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