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5-CNG或LNG 单燃料发动机
        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清洁能源(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技术的推广应用,燃气汽车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在道路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等领域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非道路车辆如叉车、牵引车等方面, 目前清洁能源还并未普及,由于非道路车辆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工作环境常为公司企业内部货场、工厂车间、仓库等小范围较密闭空间,空气流通不畅,内燃机特别是柴油机的尾气排放对相关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导致的燃料成本上升也给客户带来不小的压力。天然气叉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性价比是汽油的1/2)、较好的社会效益(低污染、低噪音),促成我们有必要开发高起点、低污染的清洁燃料叉车。由于市场有不少销售意向,所以我们决定尽早开发,为公司开创另一种新型燃料车型。
使用不同液化气对车辆的差异性结果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知道车用液化气与民用液化气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丙烷、丁烷及硫含量等指标限制的不同。丙烷是车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按中国行业标准SY 7548-1998,车用液化气中的丙、丁烷体积分数比,应不小于60%,但一些民用加气站出售的液化气中,丙烷和丁烷加在一起的体积分数比也只有20%左右。
此外,炼油厂的直接提炼未经处理的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大量的烯烃,烃类是影响环保及汽车发动机的关键因素,如含量过高,将对发动机产生危害。烯烃类为不饱和烃,燃烧后容易结焦、积炭,对发动机的火花塞、气门、活塞等零件有较大的损坏作用,使车辆故障增加,影响寿命。特别是烯烃在40~75℃会聚合成为胶状物(结焦),影响减压阀(亦称为蒸发器)内膜片弹性和气孔的流动性能;丁二烯还会使橡胶膜片产生溶胀等;另外,烯烃抗爆性差,燃烧易冒黑烟等;另外,如果硫含量过高,除了使尾气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外,车辆缸体及其它部件也会因此遭到腐蚀,主要是对钢和铝的腐蚀。并且炼油厂的石油气中水分也有存在,汇合LPG生成水化物,堵塞管道、阀门等。因此,炼油厂的液化石油气不能直接用作工程车辆的燃料。
        民用液化气会对发动机系统、转化装置系统、液化气钢瓶产生危害,并且会影响动力性,动力普遍比车用液化气多下降5%以上。不但会导致排放的恶化,还会缩短系统寿命,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其结果是叉车的输出功率比原机低5%~10%,直接影响叉车的输出功率、最大牵引力、爬坡性能、行驶速度。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含焦油量高,会在短时间内使燃气系统的减压阀中出现焦油积存现象,处理不善,会使叉车不能正常运行。IMPCO科技公司的品保手册中声明气体品质原因造成的产品使用故障不在保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