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可嗅性
液化气无特殊气味,为了防止漏气造成危害,用乙硫醇等添加剂加臭。
i.毒害性和窒息性
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品,微毒,人体吸入气体会感头昏,高浓度有麻醉作用,影响中枢神经,主要侵入途经是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当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超过1%时,就会使人呕吐,感到头痛;达到10%时,二分钟就能使人麻醉,人体吸入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时,就会发生窒息死亡。
    液化石油气呈两种状态存在:加压或降温均可使其呈液态(便于运输及使用);减压或升温均可迅速汽化,在-42℃就会挥发汽化,膨胀270倍。丙烷辛烷值为125,丁烷辛烷值为91(汽油辛烷值为87)。车用LPG气体最好是以丙烷和丁烷为主,因为考虑到它们的燃烧性能、蒸汽压、着火温度、辛烷值等对发动机的影响,丙、丁烷成分至少为30-60%,在寒冷地区(如哈尔滨地区),丙烷的含量相对要提高,这是因为丙烷的沸点低(仅有零下42度),容易汽化的原因。
    特别要注意的是作为工程车辆使用的LPG气体中丙稀含量不能高于5%,原因是丙稀的辛烷值低,意味着发动机抗爆震性能差。丙稀含量太高的LPG气体不适宜作为车用燃料。
使用不同液化气对车辆的差异性结果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知道车用液化气与民用液化气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丙烷、丁烷及硫含量等指标限制的不同。丙烷是车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按中国行业标准SY 7548-1998,车用液化气中的丙、丁烷体积分数比,应不小于60%,但一些民用加气站出售的液化气中,丙烷和丁烷加在一起的体积分数比也只有20%左右。
此外,炼油厂的直接提炼未经处理的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大量的烯烃,烃类是影响环保及汽车发动机的关键因素,如含量过高,将对发动机产生危害。烯烃类为不饱和烃,燃烧后容易结焦、积炭,对发动机的火花塞、气门、活塞等零件有较大的损坏作用,使车辆故障增加,影响寿命。特别是烯烃在40~75℃会聚合成为胶状物(结焦),影响减压阀(亦称为蒸发器)内膜片弹性和气孔的流动性能;丁二烯还会使橡胶膜片产生溶胀等;另外,烯烃抗爆性差,燃烧易冒黑烟等;另外,如果硫含量过高,除了使尾气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外,车辆缸体及其它部件也会因此遭到腐蚀,主要是对钢和铝的腐蚀。并且炼油厂的石油气中水分也有存在,汇合LPG生成水化物,堵塞管道、阀门等。因此,炼油厂的液化石油气不能直接用作工程车辆的燃料。
        民用液化气会对发动机系统、转化装置系统、液化气钢瓶产生危害,并且会影响动力性,动力普遍比车用液化气多下降5%以上。不但会导致排放的恶化,还会缩短系统寿命,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其结果是叉车的输出功率比原机低5%~10%,直接影响叉车的输出功率、最大牵引力、爬坡性能、行驶速度。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含焦油量高,会在短时间内使燃气系统的减压阀中出现焦油积存现象,处理不善,会使叉车不能正常运行。IMPCO科技公司的品保手册中声明气体品质原因造成的产品使用故障不在保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