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红星破碎设备厂

主营:破碎设备 磨粉设备
您现在的位置: 机械及行业设备 > 工程机械、建筑机械 > 郑州红星破碎设备厂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D19复合式破碎机 复合型圆锥破碎机 高效复合破碎机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
  • 产品品牌:
  • 包装规格: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4-06-18 16:00:45
  • 有效期至:2014-12-15
  • 收藏此信息
D19复合式破碎机 复合型圆锥破碎机 高效复合破碎机 详细信息

D19复合式破碎机,复合型圆锥破碎机,高效复合破碎机

新型复合式破碎机采用滚动式的锤击方案,使得锤击的力量可以持续击打,完全继承了锤击破碎机的高强度的特点。该设备的高效主要体现在蓖条的设计和使用。破碎设备引入蓖条,等于自身加入筛选功能,使得一次成功的产品率大大提高,同时,通过振动筛回炉的原料几乎消失(2次成功的产品),是节能和高效的重要体现。复合式破碎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合理调整蓖条间的宽度,使得产品一次合格率在90%以上,为客户省电,就是为客户赚钱

该设备采用双破碎腔和三破碎腔设计,使得反击次数更多,反击过程更合理。由于采用分级反击破碎,使得反击破碎更合理,同时,反击过程中,石料与石料相撞,产生石打石的击碎效果,效率更好,破碎成本更低,全面超越冲击式破碎机。

复合式破碎机电动机损坏原因是多方面及综合性的。我们深入到复合破碎机工作、生产现场实地进行调查认为,复合破碎机电动机损坏的原因除了与其他的电动机动力设备具有共性常规故障因素外,还与复合破碎机自身的特定运行产生的故障因素有关。复合式破碎机电机损坏的两大原因如下:

1、气压自动开关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复合式破碎机的起停通常由气压自动开关(气压继电器)直接带动交流接触器对电动机实现自动控制。而气压自动开关大多数采用机械式结构,利用弹簧压缩与释放能量操动触点。也许是气压自动开关的先天不足或因调节不当、机震等不同原因的影响。

2、复合式破碎机的机械运作,电气控制比较简单(特别是小功率型),一般都是单机组独立工作,处于无专业操作场合,对故障的发生处理不及时,相对讲,故障的重复扩大率增多。

复合式破碎机由于长期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加剧了转子轴承的磨损。没有了转子,破碎机就无法正常工作,转子在破碎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它也是易损坏的,转自轴承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更换十分困难,往往造成停产损失。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复合式破碎机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是我们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它的正常状况多作注意:

第一,在选择转子轴承的型号时要正确选择。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强、调心性能好等优点,所以在选择时多采用这种轴承作为转子轴承。另外,在选取轴承的计算寿命应以5000~10000h为宜。

第二,要改善复合式破碎机轴承的受力状况。作用在轴承上的冲击载荷取决于作用在转子上的冲量及轴承座的支撑柔度。增大轴承座的支撑柔度,会减轻作用在轴承上的冲击载荷。为此,我们可以在轴承座和支撑架之间加进适当厚度的橡胶板以提高轴承座的支撑柔度。由于加进了橡胶板,增大了支撑柔度,从而吸收了一部分振动能量,改善了轴承的受力状况,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复合式破碎机的粉碎理论主要是研究粉碎时能量的消耗问题。关于粉碎理论有以下3种模型。

1、表面积模型:粉碎物料所消耗的能量与新生成的表 面积成正比。此模型适合于各种物料的微粉碎和超微粉碎、韧性和坚硬的物料的粉碎,粉碎作 用方式主要是研磨和低强度冲击粉碎。

2、体积模型:粉碎物料所消耗的能量与物体的体积或者质量成正比,和物体的体积变形成正比。此模型反映了大多数粉碎的过渡过程。

3、裂缝模型: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先产生变形,变形功积累到一定程度,物料中某些脆弱点或面的内应力达到极限强度,因而产生了裂缝,最后粉碎。粉碎所需的功与裂缝的多少成正比,而裂缝的多少又和颗粒大小(平均直径或边长)的平方根成反比。此模型适合于低 强度脆性物料的强力冲击粉碎。

我专业的生产的公司,您值得拥有!

磨粉机:http://hi.baidu.com/fmjllkgpazbhsvd

冲击式破碎机:http://www.okpsj.com/
复合破碎机:http://www.fenjiji.net/cp/p54.html

D19复合式破碎机 复合型圆锥破碎机 高效复合破碎机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